721北京特大暴雨_721北京特大暴雨广渠门
1.721北京特大暴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分自然、人文)
从昨天开始,手机连着收了七八条暴雨预警推送,然后就是各种通知:12号学校活动取消,单位弹性上班等等等等。全市各职能部门枕戈待旦,做好了各种应急准备。
11号夜里开始下雨,断断续续下了一天,可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不过,凡是经历过721暴雨的人,都觉得这些预警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2年721,特大暴雨,死亡79人,倒塌房屋一万多间。
记得那是一个周末,我们公司去郊区团建,要住一晚。我因为第二天要去出差,就没跟着去。
结果,721下午,天像开了闸。
以下是同事后来给我讲的:
他们上午到了度假村,就开始零星小雨。室外活动都不能去了,大家就都窝在房间里打牌。
下午开始,雨越下越大。酒店开始广播,让大家别出门。
牌也没心思打了,大家都趴窗户边上看雨。
越看越不对,院子里的车慢慢漂起来了,远处的小河沟变成了汹涌的黄河……
眼睁睁地,河边的一排房子就像积木一样塌了,被卷入了奔涌的泥浆里。
然后,酒店开始组织疏散游客。
天已经黑了,公路也已经被淹了。好几百游客,就那么跌跌撞撞地按照指定路线步行撤离。
据说是附近的村民被组织起来了,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人站在路边,打着手电给大家照路。伞是没有用的,早就湿透了。大家互相帮忙,扶老携幼,磕磕绊绊地走了快两个小时。期间还看到直升机在头顶盘旋,有点灾难大片的既视感。当年还没有抖音快手,否则拍下来一定点击率很高。
终于走到了完好的公路上,坐上了回城的车。
在同事们历尽千辛万苦的同时,我困在家里看雨。幸亏是周末,大人孩子都在家,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只是地下车库被淹了,万幸的是,没有没过排气管。
后来听说,不光郊区受灾,市里也是淹了不少地方。还有车主在市中心的立交桥底下被困住,最后淹死了。
从那之后,一到雨季,大家都非常警惕。市政下了大力气疏通排水系统,各类预警、预防措施也很充足,应该不会再出现当年的悲剧了。
721北京特大暴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分自然、人文)
知名时评人五岳散人抵制捐款
自然灾害之后对受灾地区进行捐款,是人之常情,只要合情、合理、合法,本不可厚非。但是北京大雨之后,也号召全国捐款,这就不得不令人生疑了。
北京日前召开相关会议决定,由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在全市范围内发起为721特大自然灾 害救灾捐款活动,号召和凝聚全市群众众志成城,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救灾工作中来。北京有关方面随即公布了捐赠账号。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一捐款活动遭遇了明 显的民意反弹,不少人在网上对此说不。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牵动人心,北京受灾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成灾面积1.4万平方公里, 约190万人受灾。据北京本地媒体报道,截至目前,京郊多地的灾民已经住进了帐篷,但帐篷内仅有行军床等设施,十分简陋,帐篷内温度高达37℃至 38℃,没有电风扇,生活仍然非常困难,亟须各方伸手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本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固有传统,可这一次,它为何没能像以往一样,引起民 意积极甚而强劲的呼应?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这一次捐款倡议缺乏足够的民意基础。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玉树地震等自 然灾害,公众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捐款积极性,那种彼此守望的精神,已经得到一次又一次证明。但北京暴雨与之相比,且不论灾情大小有差异,作为一国首善之区, 北京与上述本身就属于边远贫困地区的灾区不同,公共财政的支撑能力要强得多,应该不至于困窘到了需要公众解囊来渡过难关的地步。
更诡异的是,北京这次号召全体市民向灾区捐款北京市民本身就是这场暴雨的受害者,自己给自己捐款,是不是显得很滑稽?事实上,他们在暴雨中表现出了良好素质,面对灾难自觉组成了命运共同体,无论是微博上还是现实中,随处可见社会正能量的迸发与集聚。
比如,路边的井盖被水压冲开,环卫工人拿身体作警告标志,把守着人性的光辉隘口;素不相识的 人们主动帮助身边的弱者,热心人到机场义务运送滞留旅客;无数热心市民主动出门,开车去接送各处滞留人士无论是自救,还是他救,作为纳税人,市民做了 该做和能做的一切,正如微博上有人说的,市民的努力抗灾从某个角度反证了公共管理的缺陷。这种情况下,再来要求市民捐款,就显得缺乏情理支撑。
任何一项捐款都应该合情、合理、合法。诚如网友所言,号召北京市民捐款既在情理上站不稳脚, 也显得有点牵强与突兀,倘若在其使用的合法性方面也缺少必要的承诺与行动,比如如何保证整个捐款程序的公开透明,如何强化对捐款使用的监督,一旦出现挪用 等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倘若类似这样的措施没有同步公布,将很难消除市民的疑惑。
事实上,自从郭美美事件以来,慈善的公信力已遭到了严重透支。更何况,在三公消费居高不下、三公支出仍然遮遮掩掩的情况下,类似这样的伸向公众口袋的捐款倡议,遭到质疑丝毫也不为怪。
诚如有论者所言,对北京来说,当务之急不是发动市民捐款,也不是挖掘救灾过程中的英勇事迹, 而是吃一堑长一智,从中吸取教训,就一些公众关切的问题作出回应。比如如何对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统进行整体协调与长远规划,如何进一步提高城市应急水平,乃 至于,如何从协管员对暴雨中熄火的汽车贴罚单事件中完善公共治理,等等。这才是当务之急。
1城市化的发展以自然下垫面的改变为特征,即可渗透的土路、池塘、湿地、河流等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不透水路面所替代。大雨来临,雨水无法渗透下渗,只能形成径流,造成大量雨水汇集。
2城市的排水管道规划设计不足,造成排水能力不足是遭遇雨水灾害的另一个原因。
3与城市化的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空气污染,造成了降雨次数增加。此外,全球变暖也是造成雨水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4.北京是季风性气候,每年绝大部分降水在6-8月,降雨集中,强度大,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此外,城市的环境管理不完善,如雨水口堵死也造成雨水无法排出。再者,交通、市政、气象部门等的协调并不够好,下雨时不能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也会产生灾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