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宜都天气预报_湖北宜昌宜都天气
1.谁给我一点关于关羽的资料?
2.文言文西陵三峡
3.武汉到成都有多少公里路啊?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
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削,此后,蜀汉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国。
扩展资料:
战役背景:
曹丕废掉汉献帝后,建立了魏国,接着刘备和孙权也建立了两个国家。荆州之战,关羽和他义子关平被吴王孙权。刘备不听丞相诸葛亮和赵云的劝告,决定倾全国之力,攻打吴国,为关羽报仇。孙权在几次求和都未果的情况下,只好派出年轻的陆逊为都督,前去阻挡。
战役时间:蜀汉章武元年至章武二年(公元221年—222年)
战役双方:昭烈帝刘备(蜀汉)、都督陆逊(孙吴)
兵力投入蜀汉:前锋冯习、张南4万,江北黄权5千,蛮兵沙摩柯数千,江南夷道2万,刘备身边1万,共8万多。孙吴:朱然江陵5千,北方潘璋数千,孙恒江南夷道数千,步骘荆南数千,陆逊身边3万,共5万多。
谁给我一点关于关羽的资料?
关羽少年时勇武有力,嫉恶如仇。当地民间传说,关羽为打铁的,也有说是卖豆腐的,反正是出身于下层社会。还有传说关羽最早并不姓关,因他杀了人才更名改姓。那年关羽刚19岁,他从下冯村来到解州城,想求见郡守,陈述自己的报国之志。可是,郡守因他是无名之辈,拒不接见。当晚,他住在县城旅馆里,听到隔壁有人哭,一问才知这个哭的人叫韩守义,他的女儿被城里恶霸吕熊强占蹂躏。吕熊是个员外,勾结官宦,欺男霸女。当时,解州城由于靠近盐池,地下水是咸的,不能食用,只有几口甜水井散落在城里各处。吕熊叫手下人将城里的甜水井都填了,只剩下他家院里的一口甜水井。还规定了一条,凡是来挑水的人,只准年轻貌美的女人来,否则不许进。进来的年轻女人,不是被他调戏,就是被他奸污。大家气恨,但因吕熊财大气粗,谁也奈何不得。韩守义的女儿让吕熊霸占后,气得老人叫天不应,呼地不灵,只好独自悲泣。关羽听罢,怒火中烧,提着宝剑闯进吕家,杀了吕熊和他一家,解救了姓韩的姑娘和其他良家妇女。之后,他连夜逃往他乡。途中路过潼关时遭到守关军官盘问,情急之中他手指关口说自己姓“关”,以后就再未改变。
关羽流落到涿郡(今河北涿县)后,正遇上东汉动员各地豪强地主组织武装,共同镇压黄巾起义。他在这里结识了当地正在聚众起兵的刘备(刘备是西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和张飞,三人志同道合,一见倾心,友爱异常,亲如兄弟。后世传说,刘、关、张三人曾在桃园结义。《三国演义》则“演义”出他们的誓词:“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虽是家言,但由于符合了频仍的时代中下层百姓的心态,所以影响巨大。后世好多农民起义,都效法结义的形式,来巩固队伍,加强团结。三人组织了一支武装力量,参与了进攻农民起义军的行列。关羽也就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从中平元年(184年)一直到死,关羽始终忠心耿耿地追随刘备,“随其周旋,不避艰险”(《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刘备起兵,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关羽、张飞担当他的护卫,是他得力的左右手。中平元年(184年),刘、关、张带着刚刚组织起来的兵马,首先投奔涿郡的校尉邹靖。黄巾军打到涿郡,他们配合官兵出动抵抗,首战告捷,立了大功。接着,他们离开涿郡,前去投奔正在广宗(在河北省威县东)围攻黄巾首领张角的中郎将卢植。到广宗后,因卢植遭诬陷被押回京师,他们便决定返回涿郡。归途中,遇到黄巾军天公将军张角正在追击接替了卢植职务的董卓。关羽和张飞带领一支人马,突如其来地向黄巾军横杀过去,救了董卓。刘备后来投奔幽州军阀公孙瓒,因屡立战功长任平原相,关羽和张飞担任了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他们三人照样“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关羽和张飞终日侍立刘备左右,保护刘备。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奉迎汉献帝迁都许昌(今河南许昌东)后,独掌军政大权,总揽朝政,皇帝成为傀儡。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刘备被吕布打败,投靠了曹操。曹操表举他为左将军,拜关羽为中郎将(次于将军的武官)。时车骑将军董承接受皇帝衣带诏,与刘备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服等,密谋除掉曹操。
建安四年(199年),刘备恐曹操猜忌,欲伺机脱离曹操控制,趁右将军袁术溃败,主动请求跟大将朱灵前去截击。曹操谋士程昱、郭嘉、董昭等认为,不该放走心怀叵测的刘备,曹操立即派人去追,但已不及。袁术南逃寿春(今安徽寿县),朱灵班师回朝,十二月,刘备杀死徐州刺史车胄,以关羽代理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太守,自屯兵小沛,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与朝中反曹势力遥相呼应。东海(今江苏郯城)变民首领昌稀等,及周围郡县纷纷归附刘备,刘备部队很快发展至数万人,又派使者与袁绍媾结联盟,形成对曹操的严重威胁。并击败了前来讨伐的司马长史刘岱和中郎将王忠,暂且取得徐州、下邳地区,作为休养和发展的基地。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车骑将军董承等企图刺杀曹操的泄露,董承、王服、种辑皆被屠灭三族,唯参与密谋的刘备侥幸逃脱,且势力越来越大。曹操亲自征讨刘备,刘备惊悉曹操军将至,亲率数十骑出城观察,果然望见曹军旌旗,只得仓猝应战,被曹军击溃,刘备妻子被俘。曹操接着攻陷下邳,迫降了关羽。刘备则逃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投奔了袁绍。
曹操赞赏关羽为人,拜其为偏将军,礼遇甚厚。不久却觉察关羽心神不定,无久留之意,便对与关羽关系甚好的张辽说:“卿试以情问之”。张辽去问关羽,关羽叹息道:“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张辽将关羽的这番话转告曹操,曹操闻后,不但没有怨恨关羽,反而认为他有仁有义,更加器重他。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二月,冀州牧袁绍调动十多万人马进军黎阳(今河南滑县东北),征伐曹操并派大将颜良进围白马,攻东郡太守刘延,以保障主力渡河南进。刘延告急请援。四月,曹操为解除侧翼威胁,北救刘延。谋士荀攸建议:“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三国志·魏书·武帝传》),曹操依行其计。袁绍闻曹兵渡河,果然分兵向西,挺进延津。曹操趁机引兵向白马疾进,及距白马10余里时,颜良大为震惊,仓促迎战。曹操派张辽、关羽为先锋,率部进击。关羽跃马阵前,远远望见颜良麾盖(大将所乘戎车,设幢麾、张盖),直冲过去,在万众之中刺死颜良,斩其首级而归,袁绍诸将“莫能当者”(《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曹操挥令大军冲杀,袁军大败溃散,遂解白马之围。
曹操备赞关羽的勇武,对他重加赏赐,封他为汉寿亭侯(汉寿,地名;亭侯,侯爵名)。关羽斩杀颜良后,曹操知其必去,遂重加赏赐。关羽把曹操屡次给他的赏赐都封存妥当,把汉寿亭侯的印绶挂在堂上,给曹操写了封告辞信,保护着刘备的家小,离开曹营,到袁绍军中寻找刘备。曹操将士闻后,要去追赶,曹操劝阻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从关羽被擒到他立功报曹、重新投奔刘备,这段经历始终口耳相传,流行播衍。到《三国演义》,则形成了一个花团锦簇、精纷呈的故事单元,包括关公屯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礼待二嫂;一旦得知刘备下落,便当辞去);曹操厚待关羽,小宴三日,大宴五日;曹操赠袍,关羽穿于衣底,上用刘备所赐旧袍罩之,不敢以新忘旧;曹操赠赤兔马,关羽拜谢,以为乘此马,可一日而见刘备;关公斩颜良、诛文丑;关公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兄弟相会等。在中国,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段故事。
袁绍兴师南进,派刘备南下汝、颍,攻掠曹操后方,被曹操部将曹仁击溃。刘备逃回袁绍军中,受到猜忌,暗中打算脱离袁绍,于是建议袁绍跟荆州牧刘表结盟,以使曹操腹背受敌。袁绍信以为真,派刘备率领本部人马,再度南下汝南与黄巾军首领龚都等会合,兵力扩充到数千人,对曹操后方又构成威胁。是年七月,曹操为稳定后方,派大将蔡阳率兵讨伐刘备。刘备预作充分准备和部署,率部迎战蔡阳。两军激战,曹军大败,蔡阳被杀。建安六年(201年)秋,曹操统军进击刘备于汝南。九月,关羽随刘备投靠荆州牧刘表,龚都等部皆散。至此,刘备脱离袁绍,获得发展自己势力的机遇。刘表对刘备以礼相待,此后,刘备便在荆州屯兵。
从建安六年到十三年(201—208年),刘备在这八年中致力于礼聘人才,扩大军事力量。特别是在建安十二年(207年),他“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看到刘备和诸葛亮关系日益密切,心中不悦。刘备察觉以后,就严厉批评他和张飞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关羽和张飞就再也不表示反对了。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刘表死,继任荆州牧的刘琮投降曹操。刘备为避开曹军锋芒,便撤离樊城,向江陵(今湖北江陵)退去,并派关羽率领一万多水军,从水路往江陵会合。刘备军撤退到当阳长阪(今湖北当阳东北)时,被兼程追来的曹操骑兵打得大败,去江陵的道路被曹军截断,刘备只好斜趋汉津。关羽率水军前去接应,保护刘备退到了夏口。
据《蜀记》记载,当年刘备在许昌,与曹操一起打猎。关羽曾劝刘备乘人散混乱之际,杀掉曹操,以绝后患。可能由于形势不允许,刘备没有答应。这回在汉津会面,飘泊无依,关羽愤愤不平,说:“当年在猎场上,如果听了我的话,就没有今日的困厄之灾了。”刘备解释说:“当时,也是为国家着想,爱惜曹操是难得的人才。再说,如果天意正人,又焉知今日的飘泊不是咱们的福分呢?”
曹操占领江陵后,气势更盛,大有吞没“无立锥之地”的刘备和消灭江东孙权之势。这就发生了孙权、刘备联军大败曹操的著名的赤壁之战。十一月,孙刘联军在赤壁(今蒲圻县西北)大破曹操。关羽所率的一万精锐水军是刘备的主力,在这场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后人为突出关羽“全交重义”的特点,演义出了他在华容道上义释曹操的细节,至今脍灸人口。
赤壁之战后,刘备乘机攻占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都在今湖南境内),刘备得了四郡,加上孙权借给他的南郡,终于在荆州站住了脚。然后刘备封拜元勋。关羽被任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镇守荆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十二月,刘备带兵入巴蜀,取益州,关羽留守荆州。益州既平,关羽得赐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荆州包括南阳、南郡、江夏、武陵、长沙、桂阳、零陵七个郡,是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必争的战略要地。赤壁之战后,曹操还占据着南阳郡和南郡的北部,孙权占据着江夏郡和南郡的南部。所谓“借荆州”,就是孙权将自己占据的南郡南部借给刘备。刘备取得益州的第二年(215年),孙权便派诸葛瑾为使去跟刘备商量,要求把荆州南部的几个郡归还东吴。刘备托辞拒绝,孙权就派去一批官吏,接收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关羽坚决不让,将孙权派来的官吏全部轰了回去。孙权一怒,马上派吕蒙率领两万兵马用武力接收这三个郡。吕蒙夺得了长沙、桂阳两郡后,刘备急忙亲率五万大军下公安,派关羽带领三万兵马到益阳去夺回那两个郡。孙权也亲自到陆口,派鲁肃带领一万兵马扎在益阳,与关羽相拒。东吴的军队和关羽的军队都在益阳扎营下寨,彼此对峙。
鲁肃不愿意孙刘两家失和,就邀请关羽相见,双方各退兵马几百步,中间搭个供会谈用的帐篷。赴会的将军只准许带防身的单刀,不准带士兵。关羽接到邀请,带着随身的卫士周仓毅然赴会。这就是有名的“单刀赴会”。会谈一开始,鲁肃就责问关羽为什么不把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还给东吴。关羽说:“乌林之役(即赤壁之战,乌林在赤壁对岸,故有此说),左将军(指刘备)亲自作战,与东吴共同破敌,难道说他夺下来的土地连一块也不应该得到吗?您怎么能说要把这些地方归还给东吴?”鲁肃说:“东吴国土很小,只是体念刘豫州(指刘备,当时为豫州牧)兵马很少,又被曹军打败,才让给他一个安身之地。赤壁之战以后,又把南郡借给他。现在刘豫州已经得到了益州,就该把荆州还给东吴。我们并不要求全部荆州,也不要求退不南郡,我们只要求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要是连这一点也不答应,那就太说不过去了。”这进,周仓在一旁瞪着眼睛大声说:“天下的土地,有德的都可以住,怎么能永远归一家呢?”关羽手按在刀把上,给周仓使了个眼色,故意责备他说:“这是国家大事,你懂得什么!快给我出去!”周仓会意,立即出去准备兵马接关羽。关羽也向鲁肃告别说:“您的话,我一定转告左将军,再作商议。”鲁肃也就很有礼貌地把关羽送了出去。
关羽回来后,派人向刘备汇报了这次单刀赴会的经过。刘备这时因为得知曹操正率大军进攻汉中,担心前后受敌,丢失益州,就主动向孙权请和,双方商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归孙权;湘水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
赤壁之战后,据守荆州的关羽名为“襄阳太守”,而荆州的襄阳、樊城等重镇还控制在曹操手中。为了实现诸葛亮和刘备在《隆中对》中所筹划的跨据荆、益二州,待时机成熟时荆州军队直下宛(今河南南阳)、洛,益州军队西出秦州(今陕西南部),完成统一大业的计策,关羽一直虎视襄、樊。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大败曹兵,曹操不得不退出汉中。于是,在手下文武官员的拥戴下,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并赐他节、钺。
是年六月,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势力有所扩展。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关羽,抓住战机,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荆襄。
襄阳、樊城隔汉水相对,互成犄角,是曹军抗拒南军北上的战备要地。时魏镇南将军曹仁驻守樊城(今湖北襄樊),将军吕常驻襄阳。他从汉中撤军到长安后,又派平寇将军徐晃率军支援曹仁,屯于宛城(今河南南阳)。樊城之战开始后,曹操又派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往助守,屯驻于樊城以北。
于禁不熟悉南方的气候地理。曹仁让他和庞德屯兵于樊城以北,和城中相互呼应,他竟未考虑该处地形低下的因素,便把所率领的七支人马都带到那里驻扎。八月,连降大雨,汉水暴涨,平地水深数丈。于禁七军均被水淹,只得率少数将士避到高阜之处。关羽乘战船猛攻,于禁欲退无路,被迫投降。庞德率的一部继续顽抗,誓死奋战,从早晨一直战到中午,箭尽矢竭,就短兵相接。将士有的战死,有的投降。关羽加强了攻势,同时,水势上涨更猛,土堤淹没,曹操部队都投降了。庞德想乘船撤回曹仁大营,但水势太大,船只倾覆,被擒,不屈而死。
关羽乘胜围攻樊城,并以一部兵力包围襄阳。樊城守军仅数千人,城墙因水淹多处崩塌,曹仁曾考虑放弃樊城,被曹仁的汝南太守满宠所劝止。满宠认为:“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今河南郏县)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三国志·魏书·满宠传》)曹仁乃以必死决心,激励将士齐心协力奋勇抵御。
关羽军虽乘船猛攻,一时仍不能下。此际,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治南乡,今河南淅川东南)太守傅方,均降于关羽,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人孙狼等,亦杀官起兵,响应关羽,关羽声势一时“威震华夏”(《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曹操感到威胁,一度准备迁都,被丞相司马司马懿及曹椽蒋济谏止。他们认为:“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晋书·宣帝传》)。
曹操纳了这一利用矛盾破坏孙、刘联盟,以坐收渔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见孙权。同时指令徐晃率军援救曹仁。徐晃进至阳陵陂(樊城北),曹操派将军徐商、吕建传令:必须待后续援军会齐后方可进击。时关羽前部屯偃城(樊城北约五里),徐晃佯筑长堑,示以将切断蜀军后路。蜀军惧被围,烧营撤走,徐晃军进据偃城,渐向围城蜀军逼近。
当初,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早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意思是刘备在取得荆、益二州建立基业之后,一定要外结孙权,形成巩固的联盟,然后才能北定中原。可见,孙刘结盟是刘备北定中原的基础。然而,这联盟却因为几个原因,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一是在荆州的所有权问题上。荆州位于长江中游,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对孙、刘、曹三家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曹操曾想占据荆州,统一天下,但赤壁一战使他美梦成空;孙氏集团一向认为荆州是必争之地。因为荆州据上游之重,只要操在别人手里,自己则处于被动地位。赤壁之战结束,为了继续联刘抗曹,不得已,只好暂借荆州给刘备。可刘备取得益州后,却无归还荆州之意。
二是关羽缺乏对孙刘联盟的正确认识。他自恃勇武,对孙氏集团始终踞傲不敬。鲁肃与他单刀相会,讨要荆州,他尽管理亏,但仍然不肯从两家联合的角度着眼来妥善解决问题。孙权派使者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不但不应许亲事,反而厚骂使者,双方关系越来越僵。
三是东吴臣子中,从大局出发,认为应与刘备集团修好、共拒曹操的鲁肃已经去世,而其他臣子,如代替鲁肃统兵的吕蒙,就认为关羽平素骁勇善战,且有兼并吴国的雄心,所以,要求出兵对付关羽。他说:“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复,不可以腹心待也”(《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所以 孙权得到曹操的信后,欣然允诺。他召吕蒙回建业,共商夺取南郡的。关羽也知孙刘联盟不巩固,这时既要夺取樊城,又得防备孙权偷袭荆州。他看到东吴大将吕蒙屯兵陆口,就再三嘱咐麋芳和傅士仁小心镇守荆州,并将大部分军队留在南郡,还沿江设防,二三十里设一个岗楼,建起烽火台。吕蒙探知关羽防守严密,无懈可击,就佯称病重,上书给孙权,要求回去疗养。孙权公开发布命令,调吕蒙回建业养病。吕蒙推荐陆逊代替自己。当时,陆逊年少多才却无名望,正任定威校尉。孙权便任命他为偏将军、右部督,接替吕蒙。陆逊到任后,派使者给关羽送去了礼物和一封信,信上恭维关羽水淹七军,功过晋文公的城濮之战和韩信的背水破赵,还勉励关羽发挥威力,夺取彻底胜利。关羽看到陆逊是个无名晚辈,对自己又如此恭敬、诚恳,就大胆放心,把荆州大部分军队陆续调到了樊城,打算趁徐晃的兵马还未赶到,大水又未完全退去,先攻下樊城。他亲自督战,加紧攻城,而曹仁依旧坚守。陆逊把关羽人马的调动情况详细地报告给孙权,且说明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关羽可一战而擒。
关羽在襄樊的兵马越来越多,加上新得于禁降军数万人,粮食匮乏。他责备南郡太守麋芳和傅士仁的粮草运送跟不上,大怒说:“还当治之”(《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二人于是存有叛心。后关羽为解燃眉之急,竟擅自强占东吴贮藏在湘关的粮食。孙权得知此事,觉时机成熟,便命吕蒙为大都督,发兵袭击关羽的后方。
是年十一月,吕蒙率军隐蔽前出,进至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把精锐士卒埋伏在伪装的商船中,令将士身穿白衣,化装成商人,募百姓摇橹划桨,昼夜兼程,溯江急驶,直向江陵进袭,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隐蔽和诡密。驻守江防的蜀军士兵被伪装的吴军所骗,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虏,江陵城内空虚,陷入混乱。吕蒙先让原骑都尉虞翻写信诱降驻守公安(今湖北公安北)的蜀将傅士仁,又使傅士仁引吴军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糜芳。二人平时就因为关羽对他们傲慢而心怀不满,这次又听说关羽回来要惩治他们,更是内心恐惧,于是在东吴大军兵临城下的情况下,献城出迎。吕蒙遂率大军进据江陵,从而,一举夺回蜀长期占据的荆州。吕蒙进占江陵后,尽得关羽及其将领的家属。他对他们加以优待和抚慰,并下令军中不得侵扰百姓,还对全城百姓表示关心,给有病的送医药,给饥寒者赐衣粮,使城内秩序迅速恢复。而骄傲轻敌的关羽,对吕蒙的袭击行动竟一无所觉。
曹操使者返回洛阳,带来孙权密信,说即派兵西上袭击关羽,但请保密,以防关羽得知有备。曹操部属多数认为应代孙权保密。谋士董昭独持异议,认为应佯允保密而暗予泄漏。关羽知孙权来攻,如撤兵回防,则樊城之围自解。关羽南返与孙权交战,两敌相斗,正好坐收渔利。若为其保密,使孙权得势,对我并不有利。再者,被围将士久不见救,担心缺粮产生恐慌,一旦发生意外,局面将难以收拾。故应以泄密为好。曹操纳董昭意见,令徐晃用箭将孙权密信内容,分别射入樊城及关羽营中。被围魏军得信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坚;关羽得信后,则既恐腹背受敌,又不愿前功尽弃,同时判断江陵、公安城防坚固,吴军若真来攻,一时不可能攻克,因而处于徘徊犹豫,进退两难的境地。此时,曹操已率主力由洛阳进抵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并已先后派殷署、朱盖等12营兵进至偃城,归徐晃指挥。关羽军主力屯围头,一部屯四冢。徐晃以声东击西战术,扬言欲攻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冢。关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骑5000出战,被徐晃击败,当其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紧随其后冲入营内。当时关羽营寨,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极为严密,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现乘其军陷于混乱之机,由内突袭,一举大破之,杀降蜀之胡修、傅方。时关羽关羽惊悉江陵失守,遂撤围退走,樊城围解。曹仁部将多欲乘胜追击,参军赵俨认为,应保留关羽一定实力与孙权作战,不宜追击。曹仁同意赵俨看法,未部署追击。曹操得知关羽撤退消息后,果然派人传达命令,不许追击关羽。
当关羽撤军而回时,孙权已先到达江陵,派陆逊攻占夷陵(今湖北宜昌)、秭归(今湖北秭归),切断关羽入川退路。在回军途中,关羽多次派人到江陵探问消息。每次,吕蒙都礼待来使,并让使者周游城中。使者回到关羽军中,将士们知道家门无恙,斗志尽失,多数都半途而逃。关羽自知势孤,派人向驻扎上庸的蜀将刘封、孟达求援,二人以以上庸新定为由,拒绝支援。关羽陷于进退失据,腹背受敌的困境,遂西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这时,陆逊乘胜西进,夺取了宜都。关羽看到麦城东、西、南三面全是敌人,而援兵又迟迟不到,决定突围回西川。
吕蒙知关羽兵少,料到他要逃走必然走麦城北边的通西川的小道,就事先派兵埋。十二月,孙权派使者到麦城劝关羽投降。关羽提出叫吴军退兵十里,然后在南门相见。吕蒙果然退兵十里,等候关羽投降。关羽及其子关平趁机带着十几个骑兵,偷偷地出北门向西逃去,被吴将潘璋部司马马忠擒获,与其子关兴一起被杀,死时年约五十八岁。刘备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其子关兴嗣。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论及关羽与张飞:“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还说:“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确如此。
一、桃园结义
公元162年,山西运城的一个普通农户家中诞生了一个呱呱坠地的巨婴,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孩子后来竟成为驰刹风云的一代名将,他就是蜀汉共和国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武术家以及一代围棋国手关羽关长生。
关羽同志幼年喜欢读书,但由于家中贫困上不起学,所以只能借放牛的时候在私塾外偷听先生讲课,小长生记性特别好,对听到的东西过耳不忘,尤其对《春秋》上的革命先烈的故事感兴趣。直到关羽同志晚年,他还对书中的记述倒背如流。
幼年的关羽武学天赋极高,他在砍柴割草之间,自己摸索了一套劈柴割草刀法,他以后杀起那些分子就象割草一样,就源与于他少年时期的勤学苦练和不断摸索,无师自通,从而成为一带武学大师。
公元184年,也就是关羽同志22岁那年,时逢甲子,天下大乱,黄巾党造反,再加上连年饥荒,民不聊生,在关羽同志的家乡,恶霸横行,关羽看不惯恶霸的所做所为,一怒之下拿着两把菜刀把恶霸一家人砍翻了,这就是著名的“两把菜刀闹革命”。
之后,关羽同志毅然出走,离别家里为他找的童养媳,踏上了寻求革命为国为民的道路,为躲避仇家的追杀,关羽同志将自己的字改为云长。
那时的关羽怀着一颗赤胆忠心和对阶级的深仇大恨,本想投靠黄巾党救民于水火,但很快他就认清了黄巾党这一邪教组织的本质,离开队伍,开始了流亡生涯。(注 1)
在长达五年的流亡生涯中,关羽同志以贩卖绿豆为生,他公平买卖,童叟无欺,从不缺斤短两,他在做生意的同时,很注意体察民情,同时也在不断摸索革命的真理,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五十县农民运动调查报告》等文章(注2)。关羽同志那时就立下了以身报国的宏愿:革命不成功,就不结婚,不刮胡子。(注3)
公元189年,也就是关羽同志二十七岁那年,在河涿县,关羽同志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前蜀汉共和国,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旅游家、表演艺术家、厚黑学派创始人之一、蜀汉人民的大救星刘备同志,从而找到了组织,看到了光明,从此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也开始了关羽同志极具的军事政治生涯。
此后,关羽同志和刘备同志以及另一位共和国创始人张飞同志,形成了共和国第一带领导核心,这三位伟人同志加兄弟的感情成为后世的楷模,在他们的带领下,很快形成了一支队伍,在民主人士苏双、张世平的捐助下,有了自己的经费和武器,开始了他们打击势力的第一刀。
文言文西陵三峡
关羽(?—219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东临猗西南)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关羽少年时勇武有力,嫉恶如仇。当地民间传说,关羽为打铁的,也有说是卖豆腐的,反正是出身于下层社会。还有传说关羽最早并不姓关,因他杀了人才更名改姓。那年关羽刚19岁,他从下冯村来到解州城,想求见郡守,陈述自己的报国之志。可是,郡守因他是无名之辈,拒不接见。当晚,他住在县城旅馆里,听到隔壁有人哭,一问才知这个哭的人叫韩守义,他的女儿被城里恶霸吕熊强占蹂躏。吕熊是个员外,勾结官宦,欺男霸女。当时,解州城由于靠近盐池,地下水是咸的,不能食用,只有几口甜水井散落在城里各处。吕熊叫手下人将城里的甜水井都填了,只剩下他家院里的一口甜水井。还规定了一条,凡是来挑水的人,只准年轻貌美的女人来,否则不许进。进来的年轻女人,不是被他调戏,就是被他奸污。大家气恨,但因吕熊财大气粗,谁也奈何不得。韩守义的女儿让吕熊霸占后,气得老人叫天不应,呼地不灵,只好独自悲泣。关羽听罢,怒火中烧,提着宝剑闯进吕家,杀了吕熊和他一家,解救了姓韩的姑娘和其他良家妇女。之后,他连夜逃往他乡。途中路过潼关时遭到守关军官盘问,情急之中他手指关口说自己姓“关”,以后就再未改变。
关羽流落到涿郡(今河北涿县)后,正遇上东汉动员各地豪强地主组织武装,共同镇压黄巾起义。他在这里结识了当地正在聚众起兵的刘备(刘备是西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和张飞,三人志同道合,一见倾心,友爱异常,亲如兄弟。后世传说,刘、关、张三人曾在桃园结义。《三国演义》则“演义”出他们的誓词:“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虽是家言,但由于符合了频仍的时代中下层百姓的心态,所以影响巨大。后世好多农民起义,都效法结义的形式,来巩固队伍,加强团结。三人组织了一支武装力量,参与了进攻农民起义军的行列。关羽也就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从中平元年(184年)一直到死,关羽始终忠心耿耿地追随刘备,“随其周旋,不避艰险”(《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刘备起兵,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关羽、张飞担当他的护卫,是他得力的左右手。中平元年(184年),刘、关、张带着刚刚组织起来的兵马,首先投奔涿郡的校尉邹靖。黄巾军打到涿郡,他们配合官兵出动抵抗,首战告捷,立了大功。接着,他们离开涿郡,前去投奔正在广宗(在河北省威县东)围攻黄巾首领张角的中郎将卢植。到广宗后,因卢植遭诬陷被押回京师,他们便决定返回涿郡。归途中,遇到黄巾军天公将军张角正在追击接替了卢植职务的董卓。关羽和张飞带领一支人马,突如其来地向黄巾军横杀过去,救了董卓。刘备后来投奔幽州军阀公孙瓒,因屡立战功长任平原相,关羽和张飞担任了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他们三人照样“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关羽和张飞终日侍立刘备左右,保护刘备。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奉迎汉献帝迁都许昌(今河南许昌东)后,独掌军政大权,总揽朝政,皇帝成为傀儡。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刘备被吕布打败,投靠了曹操。曹操表举他为左将军,拜关羽为中郎将(次于将军的武官)。时车骑将军董承接受皇帝衣带诏,与刘备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服等,密谋除掉曹操。
建安四年(199年),刘备恐曹操猜忌,欲伺机脱离曹操控制,趁右将军袁术溃败,主动请求跟大将朱灵前去截击。曹操谋士程昱、郭嘉、董昭等认为,不该放走心怀叵测的刘备,曹操立即派人去追,但已不及。袁术南逃寿春(今安徽寿县),朱灵班师回朝,十二月,刘备杀死徐州刺史车胄,以关羽代理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太守,自屯兵小沛,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与朝中反曹势力遥相呼应。东海(今江苏郯城)变民首领昌稀等,及周围郡县纷纷归附刘备,刘备部队很快发展至数万人,又派使者与袁绍媾结联盟,形成对曹操的严重威胁。并击败了前来讨伐的司马长史刘岱和中郎将王忠,暂且取得徐州、下邳地区,作为休养和发展的基地。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车骑将军董承等企图刺杀曹操的泄露,董承、王服、种辑皆被屠灭三族,唯参与密谋的刘备侥幸逃脱,且势力越来越大。曹操亲自征讨刘备,刘备惊悉曹操军将至,亲率数十骑出城观察,果然望见曹军旌旗,只得仓猝应战,被曹军击溃,刘备妻子被俘。曹操接着攻陷下邳,迫降了关羽。刘备则逃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投奔了袁绍。
曹操赞赏关羽为人,拜其为偏将军,礼遇甚厚。不久却觉察关羽心神不定,无久留之意,便对与关羽关系甚好的张辽说:“卿试以情问之”。张辽去问关羽,关羽叹息道:“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张辽将关羽的这番话转告曹操,曹操闻后,不但没有怨恨关羽,反而认为他有仁有义,更加器重他。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二月,冀州牧袁绍调动十多万人马进军黎阳(今河南滑县东北),征伐曹操并派大将颜良进围白马,攻东郡太守刘延,以保障主力渡河南进。刘延告急请援。四月,曹操为解除侧翼威胁,北救刘延。谋士荀攸建议:“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三国志·魏书·武帝传》),曹操依行其计。袁绍闻曹兵渡河,果然分兵向西,挺进延津。曹操趁机引兵向白马疾进,及距白马10余里时,颜良大为震惊,仓促迎战。曹操派张辽、关羽为先锋,率部进击。关羽跃马阵前,远远望见颜良麾盖(大将所乘戎车,设幢麾、张盖),直冲过去,在万众之中刺死颜良,斩其首级而归,袁绍诸将“莫能当者”(《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曹操挥令大军冲杀,袁军大败溃散,遂解白马之围。
曹操备赞关羽的勇武,对他重加赏赐,封他为汉寿亭侯(汉寿,地名;亭侯,侯爵名)。关羽斩杀颜良后,曹操知其必去,遂重加赏赐。关羽把曹操屡次给他的赏赐都封存妥当,把汉寿亭侯的印绶挂在堂上,给曹操写了封告辞信,保护着刘备的家小,离开曹营,到袁绍军中寻找刘备。曹操将士闻后,要去追赶,曹操劝阻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从关羽被擒到他立功报曹、重新投奔刘备,这段经历始终口耳相传,流行播衍。到《三国演义》,则形成了一个花团锦簇、精纷呈的故事单元,包括关公屯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礼待二嫂;一旦得知刘备下落,便当辞去);曹操厚待关羽,小宴三日,大宴五日;曹操赠袍,关羽穿于衣底,上用刘备所赐旧袍罩之,不敢以新忘旧;曹操赠赤兔马,关羽拜谢,以为乘此马,可一日而见刘备;关公斩颜良、诛文丑;关公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兄弟相会等。在中国,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段故事。
袁绍兴师南进,派刘备南下汝、颍,攻掠曹操后方,被曹操部将曹仁击溃。刘备逃回袁绍军中,受到猜忌,暗中打算脱离袁绍,于是建议袁绍跟荆州牧刘表结盟,以使曹操腹背受敌。袁绍信以为真,派刘备率领本部人马,再度南下汝南与黄巾军首领龚都等会合,兵力扩充到数千人,对曹操后方又构成威胁。是年七月,曹操为稳定后方,派大将蔡阳率兵讨伐刘备。刘备预作充分准备和部署,率部迎战蔡阳。两军激战,曹军大败,蔡阳被杀。建安六年(201年)秋,曹操统军进击刘备于汝南。九月,关羽随刘备投靠荆州牧刘表,龚都等部皆散。至此,刘备脱离袁绍,获得发展自己势力的机遇。刘表对刘备以礼相待,此后,刘备便在荆州屯兵。
从建安六年到十三年(201—208年),刘备在这八年中致力于礼聘人才,扩大军事力量。特别是在建安十二年(207年),他“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看到刘备和诸葛亮关系日益密切,心中不悦。刘备察觉以后,就严厉批评他和张飞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关羽和张飞就再也不表示反对了。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刘表死,继任荆州牧的刘琮投降曹操。刘备为避开曹军锋芒,便撤离樊城,向江陵(今湖北江陵)退去,并派关羽率领一万多水军,从水路往江陵会合。刘备军撤退到当阳长阪(今湖北当阳东北)时,被兼程追来的曹操骑兵打得大败,去江陵的道路被曹军截断,刘备只好斜趋汉津。关羽率水军前去接应,保护刘备退到了夏口。
赤壁之战后,刘备乘机攻占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都在今湖南境内),刘备得了四郡,加上孙权借给他的南郡,终于在荆州站住了脚。然后刘备封拜元勋。关羽被任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镇守荆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十二月,刘备带兵入巴蜀,取益州,关羽留守荆州。益州既平,关羽得赐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荆州包括南阳、南郡、江夏、武陵、长沙、桂阳、零陵七个郡,是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必争的战略要地。赤壁之战后,曹操还占据着南阳郡和南郡的北部,孙权占据着江夏郡和南郡的南部。所谓“借荆州”,就是孙权将自己占据的南郡南部借给刘备。刘备取得益州的第二年(215年),孙权便派诸葛瑾为使去跟刘备商量,要求把荆州南部的几个郡归还东吴。刘备托辞拒绝,孙权就派去一批官吏,接收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关羽坚决不让,将孙权派来的官吏全部轰了回去。孙权一怒,马上派吕蒙率领两万兵马用武力接收这三个郡。吕蒙夺得了长沙、桂阳两郡后,刘备急忙亲率五万大军下公安,派关羽带领三万兵马到益阳去夺回那两个郡。孙权也亲自到陆口,派鲁肃带领一万兵马扎在益阳,与关羽相拒。东吴的军队和关羽的军队都在益阳扎营下寨,彼此对峙。
鲁肃不愿意孙刘两家失和,就邀请关羽相见,双方各退兵马几百步,中间搭个供会谈用的帐篷。赴会的将军只准许带防身的单刀,不准带士兵。关羽接到邀请,带着随身的卫士周仓毅然赴会。这就是有名的“单刀赴会”。会谈一开始,鲁肃就责问关羽为什么不把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还给东吴。关羽说:“乌林之役(即赤壁之战,乌林在赤壁对岸,故有此说),左将军(指刘备)亲自作战,与东吴共同破敌,难道说他夺下来的土地连一块也不应该得到吗?您怎么能说要把这些地方归还给东吴?”鲁肃说:“东吴国土很小,只是体念刘豫州(指刘备,当时为豫州牧)兵马很少,又被曹军打败,才让给他一个安身之地。赤壁之战以后,又把南郡借给他。现在刘豫州已经得到了益州,就该把荆州还给东吴。我们并不要求全部荆州,也不要求退不南郡,我们只要求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要是连这一点也不答应,那就太说不过去了。”这进,周仓在一旁瞪着眼睛大声说:“天下的土地,有德的都可以住,怎么能永远归一家呢?”关羽手按在刀把上,给周仓使了个眼色,故意责备他说:“这是国家大事,你懂得什么!快给我出去!”周仓会意,立即出去准备兵马接关羽。关羽也向鲁肃告别说:“您的话,我一定转告左将军,再作商议。”鲁肃也就很有礼貌地把关羽送了出去。
关羽回来后,派人向刘备汇报了这次单刀赴会的经过。刘备这时因为得知曹操正率大军进攻汉中,担心前后受敌,丢失益州,就主动向孙权请和,双方商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归孙权;湘水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
赤壁之战后,据守荆州的关羽名为“襄阳太守”,而荆州的襄阳、樊城等重镇还控制在曹操手中。为了实现诸葛亮和刘备在《隆中对》中所筹划的跨据荆、益二州,待时机成熟时荆州军队直下宛(今河南南阳)、洛,益州军队西出秦州(今陕西南部),完成统一大业的计策,关羽一直虎视襄、樊。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大败曹兵,曹操不得不退出汉中。于是,在手下文武官员的拥戴下,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并赐他节、钺。
是年六月,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势力有所扩展。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关羽,抓住战机,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荆襄。
襄阳、樊城隔汉水相对,互成犄角,是曹军抗拒南军北上的战备要地。时魏镇南将军曹仁驻守樊城(今湖北襄樊),将军吕常驻襄阳。他从汉中撤军到长安后,又派平寇将军徐晃率军支援曹仁,屯于宛城(今河南南阳)。樊城之战开始后,曹操又派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往助守,屯驻于樊城以北。
于禁不熟悉南方的气候地理。曹仁让他和庞德屯兵于樊城以北,和城中相互呼应,他竟未考虑该处地形低下的因素,便把所率领的七支人马都带到那里驻扎。八月,连降大雨,汉水暴涨,平地水深数丈。于禁七军均被水淹,只得率少数将士避到高阜之处。关羽乘战船猛攻,于禁欲退无路,被迫投降。庞德率的一部继续顽抗,誓死奋战,从早晨一直战到中午,箭尽矢竭,就短兵相接。将士有的战死,有的投降。关羽加强了攻势,同时,水势上涨更猛,土堤淹没,曹操部队都投降了。庞德想乘船撤回曹仁大营,但水势太大,船只倾覆,被擒,不屈而死。
关羽乘胜围攻樊城,并以一部兵力包围襄阳。樊城守军仅数千人,城墙因水淹多处崩塌,曹仁曾考虑放弃樊城,被曹仁的汝南太守满宠所劝止。满宠认为:“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今河南郏县)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三国志·魏书·满宠传》)曹仁乃以必死决心,激励将士齐心协力奋勇抵御。
关羽军虽乘船猛攻,一时仍不能下。此际,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治南乡,今河南淅川东南)太守傅方,均降于关羽,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人孙狼等,亦杀官起兵,响应关羽,关羽声势一时“威震华夏”(《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曹操感到威胁,一度准备迁都,被丞相司马司马懿及曹椽蒋济谏止。他们认为:“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晋书·宣帝传》)。
曹操纳了这一利用矛盾破坏孙、刘联盟,以坐收渔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见孙权。同时指令徐晃率军援救曹仁。徐晃进至阳陵陂(樊城北),曹操派将军徐商、吕建传令:必须待后续援军会齐后方可进击。时关羽前部屯偃城(樊城北约五里),徐晃佯筑长堑,示以将切断蜀军后路。蜀军惧被围,烧营撤走,徐晃军进据偃城,渐向围城蜀军逼近。
当初,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早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意思是刘备在取得荆、益二州建立基业之后,一定要外结孙权,形成巩固的联盟,然后才能北定中原。可见,孙刘结盟是刘备北定中原的基础。然而,这联盟却因为几个原因,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一是在荆州的所有权问题上。荆州位于长江中游,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对孙、刘、曹三家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曹操曾想占据荆州,统一天下,但赤壁一战使他美梦成空;孙氏集团一向认为荆州是必争之地。因为荆州据上游之重,只要操在别人手里,自己则处于被动地位。赤壁之战结束,为了继续联刘抗曹,不得已,只好暂借荆州给刘备。可刘备取得益州后,却无归还荆州之意。
二是关羽缺乏对孙刘联盟的正确认识。他自恃勇武,对孙氏集团始终踞傲不敬。鲁肃与他单刀相会,讨要荆州,他尽管理亏,但仍然不肯从两家联合的角度着眼来妥善解决问题。孙权派使者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不但不应许亲事,反而厚骂使者,双方关系越来越僵。
三是东吴臣子中,从大局出发,认为应与刘备集团修好、共拒曹操的鲁肃已经去世,而其他臣子,如代替鲁肃统兵的吕蒙,就认为关羽平素骁勇善战,且有兼并吴国的雄心,所以,要求出兵对付关羽。他说:“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复,不可以腹心待也”(《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所以 孙权得到曹操的信后,欣然允诺。他召吕蒙回建业,共商夺取南郡的。关羽也知孙刘联盟不巩固,这时既要夺取樊城,又得防备孙权偷袭荆州。他看到东吴大将吕蒙屯兵陆口,就再三嘱咐麋芳和傅士仁小心镇守荆州,并将大部分军队留在南郡,还沿江设防,二三十里设一个岗楼,建起烽火台。吕蒙探知关羽防守严密,无懈可击,就佯称病重,上书给孙权,要求回去疗养。孙权公开发布命令,调吕蒙回建业养病。吕蒙推荐陆逊代替自己。当时,陆逊年少多才却无名望,正任定威校尉。孙权便任命他为偏将军、右部督,接替吕蒙。陆逊到任后,派使者给关羽送去了礼物和一封信,信上恭维关羽水淹七军,功过晋文公的城濮之战和韩信的背水破赵,还勉励关羽发挥威力,夺取彻底胜利。关羽看到陆逊是个无名晚辈,对自己又如此恭敬、诚恳,就大胆放心,把荆州大部分军队陆续调到了樊城,打算趁徐晃的兵马还未赶到,大水又未完全退去,先攻下樊城。他亲自督战,加紧攻城,而曹仁依旧坚守。陆逊把关羽人马的调动情况详细地报告给孙权,且说明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关羽可一战而擒。
关羽在襄樊的兵马越来越多,加上新得于禁降军数万人,粮食匮乏。他责备南郡太守麋芳和傅士仁的粮草运送跟不上,大怒说:“还当治之”(《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二人于是存有叛心。后关羽为解燃眉之急,竟擅自强占东吴贮藏在湘关的粮食。孙权得知此事,觉时机成熟,便命吕蒙为大都督,发兵袭击关羽的后方。
当关羽撤军而回时,孙权已先到达江陵,派陆逊攻占夷陵(今湖北宜昌)、秭归(今湖北秭归),切断关羽入川退路。在回军途中,关羽多次派人到江陵探问消息。每次,吕蒙都礼待来使,并让使者周游城中。使者回到关羽军中,将士们知道家门无恙,斗志尽失,多数都半途而逃。关羽自知势孤,派人向驻扎上庸的蜀将刘封、孟达求援,二人以以上庸新定为由,拒绝支援。关羽陷于进退失据,腹背受敌的困境,遂西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这时,陆逊乘胜西进,夺取了宜都。关羽看到麦城东、西、南三面全是敌人,而援兵又迟迟不到,决定突围回西川。
吕蒙知关羽兵少,料到他要逃走必然走麦城北边的通西川的小道,就事先派兵埋。十二月,孙权派使者到麦城劝关羽投降。关羽提出叫吴军退兵十里,然后在南门相见。吕蒙果然退兵十里,等候关羽投降。关羽及其子关平趁机带着十几个骑兵,偷偷地出北门向西逃去,被吴将潘璋部司马马忠擒获,与其子关兴一起被杀,死时年约五十八岁。刘备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其子关兴嗣。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论及关羽与张飞:“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还说:“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确如此。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在夺取益州过程中,收降了马超,自领益州牧后,拜马超为平西将军。关羽因马超并非旧友,又闻说马超勇武,心中不服,便写信给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诸葛亮知其意,便回信说:“孟起(马超字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黥布即英布)、彭(彭越)之徒,当与益德(张飞字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关羽有一把好胡须,所以诸葛亮称他为美髯公。关羽得信,大悦,把它拿给宾客传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黄忠阵斩曹军名将夏侯渊,因功升为征西将军。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诸葛亮说刘备说:“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刘备说:“吾自当解之”(《三国志·蜀书·黄忠传》)。并派益州前部司马费诗去给关羽送印绶。
关羽生性高傲的弱点,导致了在樊城之战,由开始的指挥正确,威震华夏,发展到最后上当受骗,全军覆没,大意失荆州,最终导致孙、刘联盟瓦解,其教训惨痛。当初曹操常告诫夏侯渊:“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三国志·魏书·夏侯渊》),终为人戏于股掌之间,夏侯渊最终果恃勇而亡,夏侯渊如此,关羽、项羽皆是如此。
关羽性格上也有优秀的一面。
关羽重然诺,守信用,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他与刘备同甘共苦许多年,恪守信义,始终不渝。即使白马被擒,身在曹营,也仍不忘旧恩,终于复归刘备,忠义一时无两。
关羽勇武异常,冠于全军。后世,写他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虽有违背史实之处,但却也突出表现了他的武勇和神韵。至于刮骨疗毒,更是尽人皆知。
关羽曾被乱箭射中,箭穿透其他左臂。后伤口虽然,但一到阴雨天气,骨头就常常疼痛。医生说:“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关羽便伸臂让医生切开伤口。时关羽正在宴请诸将,“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三国志·蜀书·关羽》)。
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关羽当做“忠义”的化身,关羽的地位被抬得越来越高,“由侯而王”,“旋而进帝”,最后被尊为“武圣人”。陈隋间,佛都徒托关羽显灵,在当阳首建关庙。唐建中三年(782年),关羽被列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放进武庙,配享姜太公。宋代以后,关羽便被带上“武圣”的桂冠。默默无闻了800年的关羽,被宋徽宗连升:先封“忠惠公”,再封“崇宁真君”,又封“昭烈武安王”和“义勇武安王”。元文宗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明神宗封之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又把关羽庙长格为“武庙”,与文庙—孔庙并列。清代皇帝标榜关羽为“万世人极”,封之为“忠义神武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清史稿·礼乐志》),在北京修建了关帝庙,还通令全国,普建关庙,按时奉祀香火。武圣关公庙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文圣孔庙。清代一朝,仅北京一地,关庙就有116座。而且,有些关庙的建筑规模也远远超过了孔子的文庙。有人说,关公是一种文化;也有人说,关公是一种精神。不然,在中国以至海外为何有这样多的关公庙。
在国内所有的关庙建筑中,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有五六处:河南洛阳关林,湖北当阳关陵,荆州关帝庙,河南许昌霸陵桥关帝庙,山西关羽故里常平关帝庙等等。而规模最大、气势最为宏伟的,就是位于关羽的故里——山西省运城市解州城西的关帝庙了,它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着一座全国最大关帝庙。庙内楼台殿阁共达三百余间,为山西浏览胜地之一。堪称天下第一关庙。
在中国戏剧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三国戏”热,许多著名的剧种都有相当数量的“三国戏”和“关公戏”。以京剧为例,148出“三国戏”,单独写关公的戏就有20出。再以关羽家乡蒲州梆子为例,“三国戏”有记载的88出,其中“关公戏”就有18出。在舞台上,关公的形象都是完美的英雄,面如重枣,长髯飘拂,威武气概。即使是在《走麦城》里,他也照样英雄本色有增无减。
千百年来,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封谥,和戏曲、文学的演义描述,一个“对国以忠、待人以仁、处事以智、交友以义、作战以勇”,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的关公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他由“万世人杰”上升到“神中之神”,成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是全方位的万能之神,为历代统治者和百姓万民,华夏神州与东瀛海外,中外同奉,上下共仰。
历代封建统治者尊崇关羽自不必说,就是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等农民起义领袖,也把关羽奉为膜拜的英雄。
不仅如此,除了在华夏大地,在日本、东南亚以及海外华侨中,对关羽的膜拜之风也历历不衰。
在拥有二千余万人口的台湾,关公信徒多达800万众,几乎各家各户都为关公设香案,立牌位,挂圣像。台湾的关公画像年销售量,远远超过了他们最崇奉的神祗妈祖。
美国的“龙岗总会”是一个以拜关公为祖的民间组织,各地分会有140多个,遍布华人居住的世界各地。
南亚各国竞相立庙拜求关公,最盛者当数泰国。
在日本,早在清代就有关帝庙;前些年还新建了一座关庙,据称是海外建筑规模最大的关庙。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Didk jordan(汉名焦大卫)先生曾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我尊敬你们的这一位大神,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这位美国学者的话是颇有见地的。
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抑的忠、义、信、智、仁、勇,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并为释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魂。
武汉到成都有多少公里路啊?
1. 三峡的原文及翻译
江水·三峡(郦道元)
水经注(郦道元)
江水
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 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间首尾百六 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柽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水又东,迳流头滩。其水并峻急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 “滩头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余里;下水五日, 上水百日也。”
江水又东,迳宜昌县北,县治江之南岸也。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江水 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 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 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 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 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 惊知己于千古矣。”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 《三峡》文言文全文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江流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行。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清凉和寂静,常有在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歌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 文言文 题目 三峡 译文长江水又流向东,流过西陵峡。《宜都记》上说:“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林木高下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山林里树木耸立,繁荣茂盛,竟在云气的外面。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留连了两晚,还没察觉忘了返回。(我)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还)没有过。已从中高兴地欣赏到了这种奇特的景观,是山水有灵气,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
4. 关于描写三峡的文言文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巫山高郑世翼 巫山凌太清,岧峣类削成。
霏霏暮雨合,霭霭朝云生。 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
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 巫山高二首沈佺期 巫山峰十二,环合隐昭回。
俯眺琵琶峡,平看云雨台。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边来。
何忽啼猿夜,荆王枕席开。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
裴回作行雨,婉娈逐荆王。 **江前落,雷声峡外长。
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巫山高卢照邻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雰。
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 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
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 巫山高张循之 巫山高不极,沓沓状奇新。
暗谷疑风雨,幽岩若鬼神。 月明三峡曙,潮满二江春。
为问阳台夕,应知入梦人。 巫山高刘方平 楚国巫山秀,清猿日夜啼。
万重春树合,十二碧峰齐。 峡出朝云下,江来暮雨西。
阳台归路直,不畏向家迷。 巫山高皇甫冉 巫峡见巴东,迢迢半出空。
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 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
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 巫山高李端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
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猿声寒过水,树色暮连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巫山高于濆 何山无朝云,彼云亦悠扬。
何山无暮雨,彼雨亦苍茫。 宋玉恃才者,凭云构高唐。
自重文赋名,荒*归楚襄。 峨峨十二峰,永作妖鬼乡。
巫山高二首孟郊 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暮雨, 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
见尽数万里,不闻三声猿。但飞萧萧雨,中有亭亭魂。
千载楚襄恨,遗文宋玉言。至今青冥里,云结深闺门。
巫山高李贺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楚魂寻梦风飔然, 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巫山高齐己 巫山高,巫女妖,雨为暮兮云为朝,楚王憔悴魂欲销。 秋猿嗥嗥日将夕,红霞紫烟凝老壁。
千岩万壑花皆坼, 但恐芳菲无正色。不知今古行人行,几人经此无秋情。
云深庙远不可觅,十二峰头插天碧。
5. 文言文《三峡》翻译原文自[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一点没有,完全没有]阙[quē,断缺。现在写作“缺”]处。重岩(yán)叠嶂[zhàng,像屏障一样的山峰],隐[遮蔽]天蔽(bì)日。自非亭分[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不见曦(xī)月[日月。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涨上山陵。襄,上。陵,大的土山],沿[yán,顺流而下]溯[sù,逆流而上]阻绝。或王命急宣[如有君王的命令急于传达。宣,宣布,传达],有时朝(zhāo)发白帝[即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东],暮到江陵[地名,在今湖北荆州],其间千二百里,虽[即使]乘奔御风[骑着快马,驾着风。奔,这里指奔驰的快马],不以[如此,这么]疾[快]也。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素,白色。湍,急流的水。潭,深水],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巘,山峰]多生怪柏,悬泉[从山崖流下的像是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shù,冲荡]其间,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峻、草茂。意思是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良[确实,实在]多趣味。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没有一点缺口。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到了夏季,江水上涨,淹没丘陵,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绝。有时遇到皇帝命令急需传达,早上从四川的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湖北的荆州。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乘御快马疾风,也没有这样迅疾。在春冬季节,则有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之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松柏;悬在空中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峦间飞速冲荡,更显出水清山峻,草木茂盛。(这情景)给人带来无限的情趣。
每逢到了天气放晴或降霜的早晨,在凄清的林木、静寂的涧谷中,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那叫声)在空谷中鸣荡,哀婉凄切,久久不绝。所以,打鱼的人往往唱道:“巴东三峡哦,巫峡最长;听那绵绵不息的猿猴叫声哦,不禁泪湿衣裳。”
6. 求现在三峡的文言文描述三峡 徐霞客
江水又东,迳流头滩。其水并峻急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 “滩头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余里;下水五日, 上水百日也。” 江水又东,迳宜昌县北,县治江之南岸也。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江水 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 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 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 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 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 惊知己于千古矣。”
7. 三峡 文言文江水·三峡(郦道元)
水经注(郦道元)
江水
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 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间首尾百六 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柽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水又东,迳流头滩。其水并峻急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 “滩头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余里;下水五日, 上水百日也。”
江水又东,迳宜昌县北,县治江之南岸也。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江水 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 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 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 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 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 惊知己于千古矣。”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 《三峡》文言文翻译 从三峡全长七百里中看,两岸山都是相连的,没有中断的地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把太阳光和天空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晚上,绝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洪水暴涨满上山冈的时候,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都被阻绝了.有时皇帝的诏书急需传达,那么,从白帝到江凌,虽有一千二百里之多,早上出发,晚上便到,即使乘飞奔的马,驾者烈风也没这样快.
每当春冬的时候,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深谭,回旋着清波,倒影着两岸的景色.高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怪的柏树,悬崖上流下的瀑布,飞花四溅,在山峰和树林之间飞溅,水清、树荣、高山、草盛,确有许多趣味.
到秋天初晴下霜的早晨,树林萧瑟冷静,山涧寂静,猿猴啼啼的长叫,持续有很久,凄惨的声音异常,在山谷久久回荡,所以打渔的人说:"巴东三峡巫峡最长,听见猿声后,眼泪沾湿了衣服.
通字 阙通缺
作者 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或 古义:有时 )
(或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
(至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9、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分,不见曦月。
11、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3、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 《三峡》古文翻译[译文]
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武汉距离成都1191公里。
武汉到成都的交通工具:
1、正常步行 6公里/小时 8天6小时30分钟
2、骑自行车 20公里/小时 2天11小时32分钟
3、邮轮客船 28公里/小时(静水速度) 1天18小时32分钟
4、骑摩托车 50公里/小时 23小时49分钟
5、驾驶汽车 80公里/小时 14小时53分钟
6、坐火车 150公里/小时 7小时56分钟
7、坐高铁 250公里/小时 4小时45分钟
8、坐飞机 800公里/小时 1小时29分钟
扩展资料:
成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成都“世界美食之都”称号。成都拥有2项世界遗产,2项世界预备遗产,是中国中西部拥有世界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着3200年的历史的“最中国文化名城”。
成都拥有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望江楼、青羊宫、文殊院、明蜀王陵、昭觉寺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成都也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拥有名扬四海的大熊猫基地。
2016年,成都市接待国内游客2.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7%;国内旅游收入2425.6亿元,增长22.1%。组织出境旅游人数181.6万人次,下降6.6%;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72.3万人次,增长17.8%;旅游外汇收入12.4亿美元,增长15.8%。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家,旅行社466家。
百度百科:成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