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潍坊烟花爆竹禁放时间及区域

2.北京沙尘天气

北海天气预警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政府门户网站_北海天气预警

南方洪灾

7月6日报道,入汛以来,连续的暴雨让南方多个省份遭受严重的洪涝灾

害,多个城市变成一片泽国。据悉,自今年入汛以来,南方共出现了20次暴雨过程,是历史同期最多的。受灾人口超过3千万,直接经济损失五百多亿元。多名记

者航拍记录了受灾区的洪涝状况。图为2016年5月26日,长沙,洪水流经湖南橘子洲。橘子洲上的主要道路已经被淹没。

尼伯特台风

强:2016年第01号超强台风尼伯特(Nepartak)

,8月9日14时,风速68米/秒,移速30公里/小时,东经129.30°,北纬19.00°,气压897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8级。

7级风圈最大150公里,10级风圈最大350公里。中心持续风速215km/h,瞬时最大阵305km/h,为1949年以来最强的首个登陆台风。

台湾

“尼伯特”台风强力来袭,根据台当局灾害应变中心截至8日上午10时统计,2人死亡,66人受伤,死者为7日在花莲七星潭落水的男子及东引有一名军人落海。

全台46乡镇、262村里及938条河川溪流列为**警戒,目前全台撤离疏散15413人,收容3635人,停电户数达390096户,台电表示,已修复131392户,尚有258704户待修复。

自来水公司表示,全台有2700户停水,已抢修2300户,有400户抢修中。电信方面,市话没有问题,移动电话基地台受损502处,已抢修27处,尚有475处待修。

交通部分,台7、台7甲线等13条省道,共19处预警性封闭,高铁、台铁对号列车今天全面停驶,海运也全面停驶,岛内航线取消254班次,国际航线延误174班次、取消302班次。

台东、绿岛滞留游客41人、兰屿滞留游客1079人,小琉球滞留游客89人,澎湖滞留游客4639人,马祖滞留游客约450人,岛上民生物资无虞。[4]

“尼伯特”登陆台湾,台东、绿岛、兰屿多处停电,铁皮屋、路树、招牌全被吹得四散。

受台风影响,台湾南部和东部降雨100-200毫米,台东和花莲等部分地区雨量有250-400毫米,花莲县富里乡局地554毫米;台湾东部和南部出现9~13级大风,台东兰屿局地阵风达15~17级,最大阵风71.3米/秒。

受台风影响,截至8日晚,台湾有2人死亡,72人受伤。[5]

福建

福建省大部地区出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20个县(市、区)降雨量达到100-250毫米,闽清县最大降雨量突破350毫米。

统计,截至7月11日9时,灾害已造成福建省福州、厦门、莆田等9市54个县(市、区)45.2万人受灾,9人死亡,18人失踪,21.3万人紧急转移安

置,900余间房屋倒塌,1.1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6千公顷,其中绝收1.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亿元。福建省减灾委、民政厅紧急启动

Ⅲ级救灾应急响应,下拨救灾应急资金1000万元,向灾区调拨2000床毛巾被、500张折叠床、1700件夏季常服、10台发电机、1000台应急灯等

救灾物资。目前,灾区各项救灾工作正有序开展。[6]

全国最大的古民居单体建筑闽清宏琳厝也在此次洪灾中被冲塌。截止7月11日傍晚的统计,“尼伯特”带来的强降雨已经导致闽清县10人死亡,11人失踪。共转移群众34397人,解救被困群众1000余人。目前救援工作仍在继续。[7]

至14日18时,农作物受灾面积约达7.95万亩;房屋倒塌8299间,民房溜方500余户;因灾停产工业企业157家,商贸企业2130家;坂东、塔

庄、省璜等南部11个乡镇全部断水、断电,通讯中断;全县三分之一人口受灾,约11.69万人,经济损失约52.3亿元人民币。这次特大洪灾已造成60人

死亡,其中确认身份52人,未确认身份8人。[8]

截至17日12时统计,闽清、永泰、闽侯、罗源和福州高新区5个县(区)共计死亡83人,失踪19人。5县(区)63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0.38万人,倒塌房屋9652间,转移人口12.4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70.56亿元。[9]

江西

据江西省民政厅报告:吉安市泰和县、万安县8100余人受灾,5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近100人需紧急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200余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太湖防洪

风降雨导致太湖水位快速上涨,加之风浪作用,将进一步加大太湖流域的防洪压力。三是前期降雨过程较多,安全度汛形势严峻。此前,江淮、江南、华东等地降雨

持续时间长,河湖底水高,水库蓄水多,土壤饱和度大,一些水毁工程尚未及时修复。台风深入内陆后,局部超强降雨可能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市

内涝。四是暑期旅游流动人口多,转移避险任务重。目前正值暑期旅游高峰,台风登陆时又恰逢周末,沿海岛屿、山区景点、河湖周边旅游人员多,加之沿海地区和

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员较多,防台风意识比较薄弱、经验相对不足,给人员疏散转移避险增加了难度。

2021潍坊烟花爆竹禁放时间及区域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大气层) 太阳活动 影响

外 日 冕 太阳风 磁暴、极光

色 球 耀斑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日珥

光 球 太阳黑子 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 自转

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恒星年(365d6h9m10s) 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 平均1?/日 近日点(1月初)一最快

远日点(7月初)一最慢 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

赤道1670Km\h,两极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 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 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1 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 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T1一T2=N1一N2 (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 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1.4地球的结构

一、 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二、 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圈层 范 围 特 点

地壳 莫霍面以上 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积聚 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

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 地壳物质的循环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2.2地球表面形态

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 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边界类型 地区 交界处板块

生长边界

(板块张裂) 东非大裂谷 非洲板块内部

红海 印度洋-非洲

大西洋 亚欧、非洲-美洲

冰岛(属大西洋海岭) 亚欧-美洲

消亡边界

(板块碰撞) 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亚欧

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 非洲-亚欧

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 太平洋-亚欧

落基山脉 太平洋-美洲

安第斯山脉南极洲-美洲

2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一般状况) 地形倒置现象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中心老,两翼新 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气构造

建隧道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中心新,两翼老 成为谷地 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地垒: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 工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

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

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 外力作用与地貌

侵蚀 沉积

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宽,形成沟谷纵横的流水侵蚀地貌 泥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等

2.3 大气环境

一、大气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水平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厚: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薄: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三、全球大气环流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五)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

地区 东亚(东亚季风) 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 冬季

向 夏季 西北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季风(源地:亚洲大陆)

东南季风(源地:太平洋) 西南季风(源地:印度洋)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大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只出现在锋前

天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尘暴

(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2.4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资源。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二:洋流

1洋流的分布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 大陆东岸为暖流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大陆西岸为寒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逆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寒流

大陆西岸为暖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自西向东流,顺时针;冬季自东向西流,逆时针

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周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

气候 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海洋生物

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

1 生物演化史: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

(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生物发展阶段(见教材P67表格)

2 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3 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 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 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3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3 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3.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 自然带: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地域分异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 自然带的分布: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3 分布规律

分异规律 主要分异因素 地理位置 分布规律 表现明显的地区

纬度地带分异 热量。根本原因:太阳辐射 纬度位置 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经度地带分异 水分 海陆位置 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 中纬度地区

垂直地带分异 热量、水分随高度变化。 海拔高度 水平延伸,垂直更替。与纬度地带分异类似 海拔较高的山地。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垂直自然带越丰富。

地方性分异: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影响因素:地方地形、地方小气候、岩性和土质的差异等。表现规律:有序性和重复性。

4.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 聚落: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2 分布特点:

我国北方平原,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

南方丘陵地区,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布 局 形 态 走 向

平 原 密度高 网状 限制少,造价低

山 区 密度低 线状(山区呈“之”字形) 多沿河谷延伸

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总之: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少占好地,注意保护生态。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

2、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地质时期 历史时期 近现代时期

时间尺度 距今1万年以前 近一万年来 近一两百年来

特征 大冰期和大间冰期交替出现,出现了震旦纪、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大冰期;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注意:大冰期中有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 出现两次较大的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 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以来出现两个温度增幅最大的时期: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其中1998年是最暖的年份;陆地降水量显著变化,中高纬度变化最大

3 雪线:长年积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温度、坡度与雪线高度正相关,降水量与雪线高度负相关。

冰盖: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气温越高,冰盖面积越小

4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③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④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

⑤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 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

2 分类: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3 自然资源利用的历史进程—以煤炭为例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能源时代 木柴时代 煤炭时代 石油时代

时间 18世纪中期以前 20世纪初到60年代初期 20世纪60年代以后

主体能源 木柴、水力为主 以煤为主 石油、天然气为主,能源结构多样化

4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分类:按成因和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等)、生物灾害(病虫害等)、海洋灾害(海啸等)。

自然灾害的特点: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2 自然灾害的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有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另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

3 中国的洪涝灾害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往往同时发生。

(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气候原因:多暴雨,具有季节性、

频发性、高强度特点

我国东部锋面雨推移规律(正常年份):

四、五月(E),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六月(D),长江中下游“梅雨”;

七、八月(C),华北、东北多雨;

九月,雨带迅速南移;

十月,大陆雨季结束。

其他原因:

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

人类活动: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修建水库、整治河道、加固大堤、退田还湖;非工程措施:建设分洪蓄洪工程、加强洪泛区管理、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实行防洪保险等

北京沙尘天气

潍坊的春节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并且一些限制燃放区域现在也变成了禁止燃放区域,一定要详细了解限放区域,今年的春节可能是没有办法燃放烟花爆竹了哟,大家可以想想其他的活动。

据新修改的《潍坊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主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内,全年禁止燃放,任何单位和个人任何时间不得燃放烟花爆竹。将原限制燃放区域改为禁放区域,取消农历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的烟花爆竹燃放。

潍坊市中心城区禁放范围

城区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示意图

根据新修正的《潍坊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规定,城区指奎文区、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高新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经济开发区七个区。

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范围为以下四条界线所围成的区域。

(一)北侧界线。自大圩河与青银高速交界处开始,沿青银高速南侧护栏向东至北海路,沿北海路西侧路牙石向北至盛泰街,沿盛泰街及其延伸线向东至浞河。

(二)东侧界线。自盛泰街延伸线与浞河交界处开始,沿浞河中心线向南至青银高速,沿青银高速南侧护栏向东至保税监管区东边围网及延伸线,沿保税监管区东边围网转至高三路,沿高三路东侧路牙石向南至梨园街,沿梨园街北侧路牙石向西至高二路,沿高二路东侧路牙石向南至宝通街,沿宝通街南侧路牙石向西至潍安路,沿潍安路东侧路牙石向南至潍胶路,沿潍胶路南侧路牙石向西至潍县南路,沿潍县南路东侧路牙石向南至八马路。

(三)南侧界线。自潍县南路与八马路交界处开始,沿八马路南侧路牙石向西至潍州路。

(四)西侧界线。自潍州路与八马路交界处开始,沿潍州路西侧路牙石向北至潍胶路,沿潍胶路南侧路牙石向西至机场路,沿机场路西侧路牙石向北至宝通街,沿宝通街南侧路牙石向西至月河路,沿月河路西侧路牙石向北至仓南街,沿仓南街南侧路牙石向西至长松路,沿长松路西侧路牙石向北至胶济铁路,沿胶济铁路南侧护栏向西至大圩河,沿大圩河中心线向北至青银高速。

青州城区禁放范围

城区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示意图

城区北至原胶济铁路线,南至凤凰山路,西至驼山路,东至昭德路为禁止燃放区域。顺时针方向为原胶济铁路线-昭德北路-昭德南路-凤凰山东路-凤凰山西路-驼山南路-驼山中路。禁止燃放区域边界所涉及道路均含在禁止燃放区域范围内。

诸城城区禁放范围

城区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示意图

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范围为以下四条界线围成的区域及四条界线围成区域外延1000米内高层住宅小区:

(一)北侧界线。自西环路与北环路交界处开始,沿北环路南侧路牙石向东至东环路。

(二)东侧界线。自北环路与东环路交界处开始,沿东环路西侧路牙石向南至南环路。

(三)南侧界线。自东环路与南环路交界处开始,沿南环路北侧路牙石向西至西环路。

(四)西侧界线。自南环路与西环路交界处开始,沿西环路东侧路牙石向北至北环路。

寿光城区禁放范围

城区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示意图

寿光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范围为以下四条界线围成的区域:

(一)北侧界线。自西环路与寿济路交界处开始,沿寿济路南侧路牙石向东至羊田路。

(二)东侧界线。自寿济路与羊田路交界处开始,沿羊田路西侧路牙石向南至308国道。

(三)南侧界线。自羊田路与308国道交界处开始,沿308国道北侧路牙石向西至羊临路。

(四)西侧界线。自308国道与羊临路交界处开始,沿羊临路东侧路牙石向北至西环路,沿西环路东侧路牙石向北至寿济路。

(五)重点区域:羊口、侯镇、田柳化工园区。

安丘城区禁放范围

城区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示意图

2021年继续执行《安丘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区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安政发〔2018〕33号)规定的限放烟花爆竹区域,并在限放区内划定禁放区域。

市北区禁放区域范围为:

(一)东侧界线:由莲花山大桥始,沿汶河向南至青云大桥。

(二)南侧界线:由青云大桥始,沿汶河北岸向西至青云湖大桥。(三)西侧界线:由青云湖大桥始,沿新安路向北至新安路与莲花山路交叉路口。

(四)北侧界线:由新安路与莲花山路交叉路口始,沿莲花山路向东至莲花山大桥。

市南区禁放区域范围为:

(一)东侧界线:由青云湖大桥始,沿新安路向南至南苑路。

(二)南侧界线:由新安路和南苑路交叉路口始,沿南苑路向西至华安路。

(三)西侧界线:由南苑路与华安路交叉路口始,沿华安路向北延伸至大汶河南岸。

(四)北侧界线:由华安路向北延伸与汶河南岸交叉点始,沿汶河南岸向东至青云湖大桥。

城区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范围为:以下四条界线所围成的区域,扣除市北区和市南区禁放区域。

北侧界线:自珠江路与青龙路交界处开始,沿青龙湖向东至东湖路。东侧界线:自东湖路与青龙湖路交界处开始,沿东湖路向南至莲花山路,沿莲花山路向南至云湖路,沿云湖路向南至青云大街,沿青云大街向东至文化路,沿文化路向南至乐源大道,沿乐源大道向东至金汶路,沿金汶路向南至翠微路,沿翠微路向西至新安路,沿新安路向南至双丰大道。南侧界线:自新安路与双丰大道交界处开始,沿双丰大道向西至华安路。

西侧界线:自双丰大道与华安路交界处开始,沿华安路向北至潍徐路,沿潍徐路向北至莲花山路,沿莲花山路向东至珠江路,沿珠江路向北至青龙湖路。

昌邑城区禁放范围

城区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示意图

昌邑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范围为以下四条界线围成的区域:

(一)北侧界线。自都昌路与院校街交界处开始,沿院校街北侧路牙石向东至滨河西路。

(二)东侧界线。自院校街与滨河西路交界处开始,沿滨河西路东侧路牙石向南至同大街。

(三)南侧界线。自滨河西路与同大街交界处开始,沿同大街南侧路牙石向西至都昌路。

(四)西侧界线。自同大街与都昌路交界处开始,沿都昌路西侧路牙石向北至院校街。

高密城区禁放范围

城区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示意图

高密市平安大道以北,柳河大道以东,泽安大道以南,胶河大道以西(沿胶河大道向南至康成大街,沿康成大街向西至铁路桥,沿铁路向东南至沂胶路,沿沂胶路向南至平安大道)的区域,为禁止燃放区域;用于分界的道路两侧房屋及分界道路穿行的整个村庄均属禁放区。

临朐城区禁放范围

城区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示意图

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

(一)北侧界线。自北环路与龙泉路交界处开始,沿北环路向东至东泰路。

(二)东侧界线。自东泰路与北环路交界处开始,沿东泰路向南至南环路。

(三)南侧界线。自南环路与东泰路交界处开始,沿南环路向西至站前路。

(四)西侧(西北侧)界线。自站前路与南环路交界处开始,沿站前路向北至华特路,沿华特路向东至龙泉路,沿龙泉路向北至北环路。

昌乐城区禁放范围

城区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示意图

昌乐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范围为以下四条界线所围成的区域:

(一)北侧界限。自昌乐寿光界与G20青银高速交界处开始,沿G20青银高速南侧护栏向东至S224大沂线。

(二)东侧界线。自S224大沂线与G20青银高速交界处开始,沿S224大沂线、首阳山路东侧路沿石向南至宝通街。

(三)南侧界线。自宝通街与首阳山路交界处开始,沿宝通街南侧路沿石向西至北海路。

(四)西侧界线。自宝通街与北海路交界处开始,沿北海路西侧路沿石、昌乐寿光界线向北至G20青银高速。

滨海城区禁放范围

城区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示意图

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

(一)北侧界线。自北海路与黄河西街交界处开始,沿黄河西街北侧路牙石向东延伸至白浪河东沿。

(二)东侧界线。自白浪河东沿与黄河东街交界处开始,沿白浪河东沿向南延伸至长江西街。

(三)南侧界线。自长江西街与海汇东路交界处开始,沿长江西街南侧路牙石向西延伸至北海路。

(四)西侧界线。自北海路与长江西街交界处开始,沿北海路西侧路牙石向北延伸至黄河西街。

峡山城区禁放范围

城区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示意图

主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范围为以下四条界线所围成的区域。(一)北侧界线。自潍峡路与峡宁街交界处开始,沿峡宁街向东至望峡路。

(二)东侧界线。自峡宁街与望峡路交界处开始,沿望峡路向南至峡山街。

(三)南侧界线。自望峡路与峡山街交界处开始,沿峡山街向西至潍峡路。

(四)西侧界线。自峡山街与潍峡路交界处开始,沿潍峡路向北至峡宁街。

条例规定,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外,下列场所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一)国家机关办公区;

(二)文物保护单位;

(三)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单位;

(四)输变电、燃气、燃油等能源设施安全保护区;

(五)电台、电视台、医疗机构、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宗教活动场所;

(六)山林、公共绿地、烈士陵园等重点防火区;

(七)商场、集贸市场、影剧院、歌舞厅、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

(八)车站、码头、飞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

(九)停车场、城市桥梁、地下空间;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场所。

其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场所,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合理确定。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禁放警示标识。

条例规定: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场所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以危害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燃放,处一百元以上三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三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燃放,处三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条例规定,对未经许可举办焰火晚会或者焰火燃放活动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燃放,对责任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条例规定,燃放烟花爆竹构成民事侵权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月中旬北京已经比较暖和了,不必带很多衣物,沙尘天气比较少,对游玩影响不大。

第一天 天安门- 故宫- 北海-恭王府

早上走路去天安门广场,路过长安街,看看北京最宽的街和最堵的路,到广场转转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正阳门城楼。

然后走路去故宫,先游中线(午门——太和门——三大殿——乾清门——乾清宫——交太殿——坤宁宫),然后再游西线(西六宫——慈宁宫——养心殿——漱芳斋),最后游东线(东六宫——宁寿宫——珍妃井)。

下午去北海。从北海公园出来向左走,过马路,穿过小胡同,走了也有十来分钟到恭王府。

第二天 颐和园- 北大

早上坐地铁一线(公主坟站),出地铁乘坐817路(公主坟北站-颐和园站)下车,到达颐和园。

中午乘331路(颐和园站-清华西门站),游览清华这座中国最牛x的学府。晚上老舍茶馆(前门西大街3号楼)

第三天 八达岭- 十三陵

早上坐地铁一线(建国门)转环线(建国门-积水潭),出地铁到919总站坐919快车(一站八达岭的空调车),到八达岭,登好汉坡。

中午坐919路(八达岭站-明皇腊像宫南门站)转314路(明皇蜡像宫站-昌平胡庄站)下车,到达十三陵,游览定陵。

晚上坐314路转919再转地铁环线然后一线(与来时路相反,不再详说)。

第四天 雍和宫-天坛-天安门广场夜景

地铁四号线(雍和宫-天坛东门),地铁5号线便直达天坛的东门,游览天坛,晚上出天坛西门一直往北走就是前门大栅栏。从前门大栅栏往北走就是天安门广场,看看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