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天气_浙江省绍兴市天气15天
1.绍兴市夜市在哪
2.绍兴文理学院南山校区地址
3.绍兴是哪个省的城市
4.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人口密度大吗
5.竺可桢《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一日游路线:仓桥直街-萧山街-戴山街-王羲之故居-鲁迅故居-沈园。
王羲之故居始建于晋代琅琊郡境内(今山东临沂市兰山区),是书圣王羲之出生并生活过的地方,内有洗砚池、普照寺、集柳碑、晒书台、王右军祠、左公祠、四宝台、五贤祠、琅琊书院等历史古迹。
仓桥直街河道两侧,以水乡传统民居为主,每家后院都有一个小河埠,为绍兴城内典型的“一河五街”格局。
沈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318号,绍兴鲁迅故里东侧,原为沈氏私家花园,为宋代园林,总占地57亩。
绍兴古城一日游注意事项:
1、天气:一般要旅游都是提前几天规划,因此先查询一下旅游地的天气情况,雨雪天是不建议旅游的。
2、距离:一日游本来时间就不充足,因此不宜选择距自己位置远的地方,一日游最好将单程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以内,并且选择在交通高峰期之前出发,一般在七点之前最好。
3、穿着:旅游的时候建议穿着宽松且舒适的衣物,鞋子最好是布鞋,袜子要是吸汗的棉质袜子。不要穿着皮鞋,紧身裤,以及裙子。
4、规划路线:在出发之前,先看一下该景区有哪些小景点,哪些是必看的,规划来回所经过的地方,以免到时候很多好看的地方没有看留下遗憾。
绍兴市夜市在哪
浙江省,绍兴本身就是地级市。绍兴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是长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
绍兴市全境处于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形成群山环绕、盆地内含、平原集中的地貌特征,地形骨架呈“山”字形。
地貌可概括为“四山三盆二江一平原”,而在面积分配上,则表现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全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而下。
绍兴市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多雨。但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形较复杂,小气候差异明显,灾害性天气频繁。
绍兴市境内河道密布,湖泊众多,向以“水乡泽国”享誉海内外。受山脉走向制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普遍具有流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一年有两个汛期,上游水力丰富,下游多受海潮顶托等特点。
绍兴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
绍兴文理学院南山校区地址
绍兴市夜市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府山横街93号。通过查询百度地图得知,绍兴夜市。位于绍兴市越城区越都商城,绍兴市越城区府山横街93号。绍兴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多雨。但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形较复杂,小气候差异明显,灾害性天气频繁。所以绍兴市夜市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府山横街93号。
绍兴是哪个省的城市
绍兴文理学院(南山校区)地址: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900号。
典型的江南水乡,而且水质可以,有些河道都能游泳的,总体来说天气不错的,文理学院氛围啊环境都是很不错的,我经常去打球的,学校离市区很近。公交车也多。但是有不会很喧闹。
绍兴文理学院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是一所由绍兴市人民举办,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普通制综合性高等院校,2013年8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1月,被确定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人口密度大吗
绍兴市是浙江省的城市。
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位于北纬29°13′35″至30°17′57″、东经119°53′03″至121°13′37″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全境域东西长130.68千米,南北宽119.83千米,海岸线长40千米,陆域总面积8279.08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961.6平方千米。全市建成区面积371.35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239.98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
绍兴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多雨。但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形较复杂,小气候差异明显,灾害性天气频繁。春季,冬、夏季风交替,太阳辐射增强,气温渐升,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春雨连绵,雨水增多,风向多变,天气变化大,常有倒春寒、大风冰雹出现。
梅雨季常年在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雨量相对集中,常伴有暴雨,引起洪涝灾害。此时,温、湿同步增长。梅雨结束后就进入盛夏高温季节,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绍兴市天气晴热、温度高、日照强、蒸发大,常会引起干旱(伏旱)。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绍兴市
竺可桢《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人口:约43.44万人
人口密度:358人/km2
新昌县古称剡东,又名南明,在绍兴市管辖区,位于浙江省东部。唐代以前属剡县,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建县。现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地区,属上海经济区域,随着宁波国际性“东方大港”的建成和对外开放,新昌区域优势更为显著。县境东邻宁海、奉化,南接天台,西南毗连磐安、东阳,自西至北与嵊州市接壤。东西相距52.3公里,南北间隔36.9公里。
全县总面积为1213平方公里,折合181.95万亩,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1.2%。其中耕地面积22.8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2.6%;山林面积为131.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1.7%,是一个以山林、旱地为主的山区丘陵县,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
新昌县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古迹众多,素有“东南眉目”之称。境内有大佛寺、穿岩十九峰、沃洲湖-天姥山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大佛寺,系南朝古刹,以拥有江南第一大佛--石窟弥勒像和1075尊小石佛而名扬海内外。近年来加大开发力度,相继建成了般若谷、射雕村、佛心广场、木化石林、露天弥勒、罗汉洞、白云湖、卧佛、新入口、城隍庙等特色景观。穿岩十九峰的峰峦幽谷、飞瀑流泉、小溪碧潭,展示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山水神韵。沃洲、天姥的湖光山色为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栖止之地。从东晋、南朝的佛教文化到唐代的诗文化,新昌承载了两座文化高峰(《人民日报》2001年10月9日)。多年来,新昌山水和名胜古迹,吸引了央视《西游记》、《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少林武王》、《天龙八部》、《凤求凰》、《宝莲灯》《白蛇传》等众多,成为闻名全国的外景基地,唱响了文化。当前,“佛教之旅”、“唐诗之路”、“山水之韵”、“外景”等众多特色旅游线路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2002年,新昌游客量达到142.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0.05亿元,旅游业已成为新昌的一项支柱产业。
新昌县建置于公元908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烟、茶、丝、术”为四大传统特产,今有“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桂花之乡”、“长毛兔之乡”、“小水电之乡”等美称。名品名点众多,小京生、春饼、芋饺等风味小吃声名在外。
自然地理
新昌县境东邻宁海、奉化,南接天台,西南毗连磐安、东阳,自西至北与嵊州市接壤,东西相距52.3公里,南北间隔36.9公里。
全县总面积为1213平方公里,折合181.95万亩,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1.2%。其中耕地面积22.8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2.6%;山林面积为131.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1.7%,是一个以山林、旱地为主的山区丘陵县,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
新昌县主要山峰海拔均在600米以上,最高峰为小将菩提峰,海拔996米。四明山脉自东北入境,构在小将至沙溪山地。天台山脉两支自中南部入境,古称“一邑主山”的天姥山区逶迤绵亘至鞍顶山,构成儒岙至回山东部山地。会稽、大盘山脉自西南入境,盘亘于镜屏乡的安山和镜岭镇的西坑一带,构成镜岭南部山地。中部为丘陵台地,一般为海拔250米至500米玄武岩台地,范围较大的有回山、大市聚、孟家塘、遁山等,边缘为陡坡峻岭。
新昌县有三大主要溪流,县境流域面积1209平方公里,有大小支流73条,部长455.6公里,河网密度0.38公里/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支流多,落差大,水力丰富。最主要的河流是澄潭江、新昌江、黄泽江。
澄潭江
澄潭-曹娥江干流,源于磐安县尖公岭(海拔870米),始称藤(腾)溪,过五丈岩水库称夹溪,于本县回山镇石年坑西北1公里处入境,由南向北流经镜屏、镜岭、澄潭、梅渚等乡镇,在田东的白渡溪流入嵊州市,全长91公里。新昌境内44.1公里,流域面积388.6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1.8%,上游、下游河宽分别为80至140米左右。两岸集中着全县60%以上的耕地和70%以上的人口。解放后,该县在上游兴建了石门水库和门溪水库,为控制和减轻沿江地区洪涝灾害提供了保障。
新昌江
新昌-曹娥江支流。源出于天台华顶山,经石梁瀑布、石桥乡慈圣至大竹园入境,经小将镇上海村称茅洋江、黄坛江,向西北斜贯县境中部,经大市聚镇、拔茅镇、城关镇至后溪村西北半公里处入嵊州市境内,全长67.3公里。新昌境内48.9公里,流域面积43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6.3%,河宽平均60米左右,自然落差173米,中游有长诏长库又称沃洲湖,系省级风景名胜区。
黄泽江
黄泽江旧称王泽溪,源于今巧英乡耐烦岭(中溪村东南3公里),始称莒根溪。经大市聚镇,至新林乡竹岸后称广溪,经大明市镇钦村后称横溪,经长山村后称黄泽江,入嵊州至黄泽浦口入曹娥江,全长70.6公里。新昌境内50.6公里。流域面积37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0.9%,河宽平均70米左右,自然落差257米,其上游有巧英水库。
新昌属亚热带气候,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春夏初雨热同步而盛夏多晴热,秋冬光温互补,灾害性天气较多。同时具有典型山地气候特征,水平、垂直方向差异明显。
四季分布为冬夏长、春秋短。春季,冷暖空气团在县境进退交锋,骤冷骤热,天气多变,阴雨连绵。降水量多,占全年26%~35%。3、4月份出现“倒春寒”。初夏,常有“梅雨”,降水量大,有时5月下旬提早出现“梅雨”。盛夏7~8月间,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入境,天气晴热,形成“伏旱”,常有台风、-致灾,亦伴降水解旱。午后常有地方性雷阵雨,间有冰雹、大风、暴雨成灾。降水量占全年37%左右。初秋,冷暖空气团交锋,多低温阴雨天,仲秋后受长江下游小高压影响,秋高气爽,常见“秋旱”,十月间出现“-春”。降水量占14%。冬季,热潮通过西北河谷平原(盆地)进入三江河谷,气温骤降,降水量占全年23%。
新昌县地表环境多样,丰富。主要有土地、水力、矿山、劳动力和生物。为工农业的发展开创了美好前景。
新昌县是浙闽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东部以低山兵陵为主,主要高峰均在海拔800米以上,中部多为30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自南向北梯级下降,西北部为河谷与低丘地相间分布,海拔在150米以下,最低处海拔才28米。据统计全县山地面积为382.4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1.7%,丘陵台地面积为765.48平方米,占总面积的62.25%,盆地面积73.5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58%。根据1989--1992年土地调查,全县土地总面积182.08万亩,其中耕地50.17万亩(含田埂地埂),占27.56%;园地17.8万亩,占7.03%;林地90.41万亩,占1.08%;水域8.11万亩,占4.45%;未利用地11.72万亩,占6.44%。
新昌水丰富,从整体上看供需基本平衡。县境内溪江支流纵横密布,河段山高坡陡,河道弯曲落差大,水流湍急,不利航利,却蕴藏着丰富的水力,年均自产径流总量9.47亿立主米,每平方公里产水77.1万立方米,人均2370立方米,接近省平均水平。解放以来,新昌县人民兴修水利,建成了大、中、小水库600余座,和大小山塘5200余处,19年总蓄水量达3.17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均总储量有1.64亿立方米。这得天独厚的水力优势,为发展小水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潜力极大。经有关单位调测:理论蕴藏量达7.28万千瓦,可开发总量6.15万千瓦。新昌县水力理论蕴藏量达59.6千瓦,为绍兴市之首。1986年新昌县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电气化,到1998年底全县水电站发展到108座,总装机容量4.37万千瓦,居全省首位。全县100%的镇压乡村通了电。被誉为“小水电之乡”,小水电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新昌县内矿山种类较多,主要有萤石、花岗石、褐煤、油页石、银矿,还有被称为“江南碧石”的青条石,是国内著名风景点的装饰建材。萤石矿(砩石),开发已有70年以上历史。花岗石远景储量1多立方米,居绍兴市首位。
2021年4月,新昌县上榜2021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榜第21名。
2021年4月,2021浙江53个县市综合指标排名出炉,新昌县位列第16。
2021年1月,新昌县上榜“2020年度中国社会治理百佳示范县市”,位列第7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新昌县上榜。
2021年1月,新昌县被认定为浙江省首批5A级景区城。
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新昌县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2020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名单发布,新昌县名列第20。
2020年12月,新昌县上榜2020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榜第1名。
2020年11月,2020年中国茶业百强县排行榜出炉,新昌县位列第15名。
2020年11月,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新昌县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新昌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新昌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浙东片区)。
2019年10月,新昌县入选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位列第95名。
2018年11月,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公布,新昌县入围
2017年12月,新昌县上榜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2017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新昌县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6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新昌县为2015年国家园林县城。
竺可桢(1890—14年)
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直至1949年奉命北上筹建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1962年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呕心呖血,他不愧是我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市人。于1890年出生在东关镇一个普通家庭里。他的大哥是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秀才。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在私塾里读书,学习十分勤苦。中学阶段,读书于上海澄衷学堂和复旦公学,因嫌复旦学风太差退学,后到唐山路矿学堂读书。由于他学习努力,成绩卓著,五次考试都名列全班第一。191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公费留学生,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习农学。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专攻气象。哈佛大学求实崇新、自由探讨的学风,给他深刻影响。1918年他以台风研究的优秀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时年28岁。他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回到了祖国,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他受聘担任南京高师地学教授,次年,学校改称东南大学,在竺可桢主持下,建立了地学系,下设地理、气象、地质、矿物四个专业,并新任系主任。这是我国高校建立地学系之始。1927年学校又改名中央大学。在此期间,他一面担任地理系主任,主持日常行政工作;一面教授地学通论。气候学,气象学等课程,培养了我国第一批气象学和地理学研究及教育人才。张宝堃、吕炯、黄厦千、沈孝凰、胡焕庸等,都是这个时期培养出来的优秀学者。他还积极参加中国科学社,做了大量宣传工作。
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他积极筹建校南农场气象测候所。1922年他主持购买了各种仪器设备,定期观测温度、湿度、气压、雨量、日照等项目。逐月发行南京气候报告。这是我国自建和创办气象事业的起点和标志。
1927年北代胜利,筹建中央研究院,下设观象台筹备委员会,分设天文、气象两研究所,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副会长的竺可桢,又被任命为气象研究所所长。这时的气象研究所,既是全国的气象学术研究单位,又是领导全国气象事业建设的国家机构。竺可桢白手起家,克服了重重困难,努力发展我国气象事业,他首先领导了中国气象台站网的建设,提出了《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书》在十年的时间内,全国建立气台10处,测候处150处,雨量测候所1000处。在气象所成立的当年,就首先建成了南京北极阁气象台,这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事业的发祥地,也是当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中心和业务指导中心。在此期间,还开展了天气预报业务,拟订了《气象观测实施规程》,统一了观测时制、电码型式、风力等级标准、天气现象的编码等,开展了气象资料整编的出版业务。先后出版了《中国之雨量》、《中国之温度》、《中国气候资料》以及《气象月报》、《气象季刊》、《气象年报》等。1934年他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
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他以“求是”为校训,明确提出中国的大学,必须培养“合乎今日的需要”的“有用的专门人才”的进步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团结全校师生,携带图书仪器,先后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等地,于1939年底迁至贵州省遵义和湄潭。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一面组织师生上课,一面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并为当地群众服务。在民主爱国的中,他始终站在进步学生一面,保护浙大师生的爱国正义行动。办学中,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注重学生的实践训和智能培养,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1949年4月杭州解放前夕,竺可桢领导浙大师生,积极准备迎接解放。同时电告国民党,坚决拒绝迁往台湾。他一个人隐居上海,闭户谢客,迎接解放。解放后,他高兴地出席了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等职务。还被选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
作为新中国地学界的组织者和教育家,他倡导建立了许多新的研究机构,并培养了大批地学骨干力量。强调地理学一定要摆脱单纯描述,用最新的科学成果和仪器设备,进行定位观测,建立实验室,用现代化的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方面最新的理论来进行研究论证。
竺可桢于1956年领导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并一直兼任主任职务。他多次指出:要合理开发自然,发展国民经济,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综合考察工作。综合考察应为国家和地方编制国民经济提供科学依据。其任务首先是调查自然条件和自然的基本特征与数量、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科学方案。早在解放初期,他就急国家之所急,积极投身于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以发展橡胶为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工作。1951年又组织筹建了西藏工作队。为治理黄河,他主持组织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此后,中科院专门成立了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四项重大考察任务。其一是西藏高原和康滇横断山区研究;其二是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地区的考察研究;其三是热带地区特种生物的研究;其四是主要河流水利的考察研究。在他的支持下。仅 1956—1957年两年间,就先后建立了6个综合考察队。它们是:黑龙江综合考察队,新疆综合考察队,华南与云南热带生物综合考察队。长江、黄河流域土壤调查队,柴达木盐湖科学考察队等。此外,还组织了治沙考察队,南水北调考察队等。到他去世时为止,在他领导下,中科院先后组织了25年规模不同的综合考察队,参加工作的达100多个单位,1万多人次。积累了大批珍贵资料,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
作为卓越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的竺可桢,不仅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地理系,培养了一大批地理科学专门人才,而且在许多地理学重大领域和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创造性意见。他认为:地理学是经济建设事业中的基础科学,是研究现代地面环境的科学。因而应着重研究现代地表面的岩石圈、水圈、气圈与人类的相互作用,研究地球外壳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发生、发展、分布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换的科学。我国的地理学,正是沿着这一方向健康发展的,在地理学研究方法方面,他十分重视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早在1929年他就发表了《中国气候区域论》,开创了这方面研的先例。1958年他发表了《中国亚热带》一文,指出:不应将热带北界移至南岭,也不应将华北各地、东北南部和新疆南部都划归亚热带。他说:亚热带的气候可以这样规定:即冬日微寒,足使喜热的热带作物不能良好生长。每年冬季,虽有冰雪,但无霜期在八个月以上。作物一年可以有两造收获。他不仅提出了划分的标准,同时明确指出了亚热带的北界和南界。他的见解,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竺可桢在气象气候学研究中的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他早年就从事台风和东亚季风的研究,在气候变迁领域的研究中,更有着卓越的贡献。他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数十年如一日,研究了大量经、史、子、集,及中外文献,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1961年他撰写了《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12年他又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等学术论文。前者依据北冰洋海冰衰减、苏联冻土带南界北移、世界高山冰川后退、海面上升等有关文献资料记述的地理现象,证明了二十世纪气候逐步转暖,并由此追溯了历史时期和第四纪世界气候、各国水旱寒暖转变波动的历程,发现十七世纪后半期长江下游的寒冷时期与西欧的“小冰期”相一致。最后指出: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可能是引起气候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为历史气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论据。后一篇论文,可说是他数十年深入研究历史气候的心血的结晶,是一项震动国内外的重大学术成就,他充分利用了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的记载,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文章指出: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的二千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比现在高2℃,一月温度约3—5℃;此后的一系列冷暖变动,幅度大致在1—2℃,每次波的周期,历时约400年至800年;历史上的几次低温出现于公元前 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在每一400年至800年的周期中,又有周期为50—100年的小循不,温度变动的幅度0.5— 1℃;气候的历史波动是世界性的,但每一最冷时期,似乎都是先从东亚太平洋沿岸出现,而后波及欧洲与非洲的大西洋沿岸。大变动的原因主要受太阳辐射的控制,小变动的原则与大气环流活动有关。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我国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 “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所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在气象科学研究中,竺可桢一向十分重视气象气候与生产及人类生活的联系。早在1922年,他就发表过《气象学与农业之关系》的学术论文。1964年他又发表了《中国气候特点及其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他运用植物学的原理,以太阳辐射总量、温度、雨量三个气候要素为依据,分析了我国气候的特点,气候与农作物生产的关系,论述了我国粮食作物在各地区发展的潜力及限度,为改革栽培制度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见。这篇论文,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竺可桢也因之受到的接见。
竺可桢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他从1921年起就观察记录物候。1963年和宛敏渭合著《物候学》出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普及了物候学知识,提倡因地制宜,利用物候规律安排农事活动。此书一出就迅速销售一空。
竺可桢热爱中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1962年6月他以七十二岁高龄,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他品德高尚,大公无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实事求是;他关心青年,奖掖后进,待人诚恳,平易近人;他工作深入,认真细致,鞠躬尽瘁,艰苦奋斗;他坚持原则,追求真理,不畏强御,刚直不阿;他勤奋好学,联系实际,锲尔不舍,始终如一。他不仅在创建近代地理学和气象气候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追求真理、公而忘私的精神,他的治学态度和工作态度,也为青年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竺可桢也是我国现代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物候学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组织起统一的、严格的物候观测网,是现代物候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早在1931年的《论新月令》一文里,竺可桢在总结了我国古代物候方面的成就后,就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在他的推动下,从1934 年起,前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便选定了21种植物、9种动物、几种水文气象现象和差不多全部农作物,委托各地的农事试验场进行观测,这是我国最早的有组织的物候观测。现在保留有1934—1940年的7年记录,由于抗战期间不少地方停测,其中仅有1934—1936年的记录比较完整。比较正规和连续的观测是从解放后开始的。1953年开始冬小麦的物候观测工作,继而又进行了棉花、水稻的物候观测。1957年起把农作物物候的观测工作推向了全国。1961 年,在竺可桢的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木本植物33种、草本植物2种、动物11种。可惜1966—11年中,多数单位中断了观测,直至12年才得以恢复。近年,国家气象局所属的各农业气象试验站也开始了物候观测。观测资料已陆续出版,第一期年报的命名和内容,都是竺可桢亲自审定过的。
他还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1963年出版、13年增订重印的《物候学》一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他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发展,物候学的基本定律,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13年重印本中增加的“一年中生物物候推移的原动力”一章中他应用唯物辩证法,阐释了物候变化的内外因素及其联系;由于物候变化原因的复杂性,他提出应从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探索其奥秘。他还认为,物候工作是群众性的工作,希望能在农村广泛开展起来。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知识性。他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大量引用了古物候资料和用了物候学分析方法。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评介该文时,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