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天气预告_汶川天气预报40天
1.墨迹天气的40天天气预报真的准吗?偏差会不会很大?
2.汶川历年降水量数据,哪里可以找到
3.14年前汶川地震15位跳伞勇士,4999米高空生死盲跳,你还记得吗?
4.年国家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服务
地震预测是世界性的难题。只有少量的地震因为大震前预震频繁,才能被人重视。
地震很难预测.一般只能预测到哪里在今后会发生地震,地震的具体时间无法预测.
第一:地震不可能预测,其震源都在地下最浅几十公里深的几百,请问,现在人类的科技和地震研究设备能否深入地底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地方?
第二:致使地震发生的因素非常复杂,比台风、云雨的形成复杂太多了,况且震源深,根本不可能预测,连天气预报都有预测不准的时候,更何况是地震.
墨迹天气的40天天气预报真的准吗?偏差会不会很大?
天气热得异常 在震前有“特别闷热”、“燥热”、“人感不适”的感觉。气温会比常规的异常增温,即便是下大雨,也会热得烦躁,冬天同样感到异常温暖,出现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地震。如1966年3月8日,邢台大震前,7天内日平均气温由零下13℃,猛升到零上11℃,增温达24℃,实属罕见。又如海城临震前,出现暴发性增温。1975年2月3日,8时至10时间,2小时内气温上升幅度竟达12℃。
怪风骤雨发作 在临震之前,会突然起怪风,风力还很强,风向旋转不停,怪风经过的地方,地震不久就发生,真有如此惊人的巧合。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霆发生7.9级强地震前,几小时内,风尘大作,风向紊乱,纸片、枯叶上下乱窜,风速最大有14米/秒。
异常的*雨连续或大雨如注,天气极热 1974年5月11日,云南昭通发生7.1级地震前,连续阴雨13天,降雨量破历史同期记录。在冬季震前会有大范围异常降雪天气,如1966年3月6日,华北平原在春季下罕见大雪,结果五天后发生邢台大地震。
天边地会发光 临震前,贴近地面底层大气中会出现地光,在临震前几分钟里发生。地光颜色为蓝色、白色,也有红色,常在天边高度不高处闪光,时间很短。1976年7月发生唐山大地震前,在凌晨时间里,火车司机就看到蓝色的地光,不久唐山大地震。夜间出现地光时,在乌黑昏暗的夜空,突然闪光,可见到远处山景,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6.8级大震前,云南普洱发生6.7级大震前,都分别见到白色、红色地光。
大气呈现浑浊 大震前,一般会降大雨,雨后应是天空洁净,但是发生大震前,天空却呈现浑浊,看上去非沙非土,非烟非雾,日月惨淡无光的景象。1966年2月5日,云南东川发生6.5级地震,连续四天为天空灰蒙蒙、雾飘尘浓、能见度又差的霾天,而东川历史上从未见过霾天。海城大震前1—2小时,突然生雾,烟雾蒙蒙,天空昏黑,看不清日光,大震过后,雾即消,天空清澈明亮。
大气电的干扰 似雷雨天来临时,收音机里听到的杂音一样,这是地震前受大气电干扰的结果。地震前地气也会发生异变,人们可闻到奇异的臭味,这是来自地裂缝中冒出的臭味怪气。
汶川历年降水量数据,哪里可以找到
我个人感?觉偏差不会很大。当然在现有的?技?术条件,要求实际天气跟未?来4?0的天气?预测一模一样那是?不可能。不过对于?好的?天?气软?件而言,大?概?的?温度、湿度?、是否?会下?雨以及?是否可能会有特殊天气等,还是可以做到预报?的。墨迹天气在这方面?的表现很?出色,我也非常信赖它,对未来?做?计划时,会?参考它给出的天气状况。对我的回答是否满意如果满意帮忙采纳下吧14年前汶川地震15位跳伞勇士,4999米高空生死盲跳,你还记得吗?
2000年,春播期,高温少雨,形成了严重的旱灾,到7月31日受灾面积为61万亩,成灾45.5万亩,绝收10.5万亩(主要分布在:东万口、三道川、白草、马营、镇宁堡、独石口、云州),全县预计粮食产量8400万斤,比正常年减产9600万斤。8月10日赤城镇发生特大暴雨灾害,14时30分到15时10分降雨量27.5mm,东龙村富民路受灾严重,进水户49户,倒塌房屋3间,造成危房24户68间,直接经济损失9000多元。8月12日11时到15时,镇宁堡乡降暴雨,中心最大降水量达100多毫米,汇水面积165平方千米,由于汤泉河上游汇水面积大,降雨历时短,急聚的洪水造成汤泉河沿岸的镇宁堡、赤城镇及样田等乡30多个行政村和县城严重受灾,特别是县城受灾十分严重,洪峰经过县城最大流量357.3立方米/秒,属50年甚至上百年不遇洪水,汤泉水库到县城段2处防洪大堤决口,洪水直冲县城达3.5个小时,冲毁主街道4000多米,362户1398间房进水,造成危房1250间,倒塌房屋225间,洪水冲走轿车1辆,冲断三孔混凝土桥1座,三座桥梁受损,县城直接经济损失1200多万元。三个乡镇:受灾2600户,11000人,农作物成灾17000亩,因水冲淹倒塌房屋131间,造成危房466间,房屋进水535间,淹死大牲畜200多头,猪60多口,羊1200多只,护村护地坝15000米,引水管道700多米,成材树木1400多株,直接经济损失1125万元。基础设施:冲毁“南赤”公路漫水桥1座,路基6千米,路面6千米,28000平方米,塌方流坡15000立方米,挡水坝700米,乡村道路80千米,护林护地坝2600米,饮水机井16眼,通信、供电线杆60多根,部分区域电力、通信中断,黄土梁金矿道路被冲断,直接经济损失1300多万元。
2001年:
1、进入6月以来,冰雹洪涝灾害严重,涉及到51个行政村。5月底,三道川、大海陀、样田等乡镇发生冻灾,受灾1.6万亩,有0.6万亩蔬菜全部冻死,部分乡镇发生虫灾,受灾面积3万亩。6月7日,白草、赤城镇、龙关镇、大海陀突降暴雨冰雹,农作物受灾面积16.55万亩,成灾10.08万亩,倒塌房屋37间,损坏房屋144间,被洪水冲走农用三轮车3辆、农用小四轮拖拉机1辆,冲毁护村护地坝3700米、道路9000米,死亡大牲畜28头、羊1324只。直接经济损失2600多万元。
2、6月15日下午,云州、独石口、龙门所等5个乡镇的部分地区下了大到暴雨,并有冰雹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5.01万亩,成灾4.05万亩,绝收0.94万亩,因灾死亡1人,冲走死亡羊928只,猪7口,冲毁乡村公路20km,函桥2座,护村护BB闼?婊?螅?涤昀?倍蹋?本鄣暮樗?斐商廊?友匕兜恼蚰?ぁ⒊喑钦蚣把?锏认?0多个行政村和县城严重受灾,特别是县城受灾十分严重,洪峰经过县城最大流量357.3立方米/秒,属50年甚至上百年不遇洪水,汤泉水库到县城段2处防洪大堤决口,洪水直冲县城达3.5个小时,冲毁主街道4000多米,362户1398间房进水,造成危房1250间,倒塌房屋225间,洪水冲走轿车1辆,冲断三孔混凝土桥1座,三座桥梁受损,县城直接经济损失1200多万元。三个乡镇:受灾2600户,11000人,农作物成灾17000亩,因水冲淹倒塌房屋131间,造成危房466间,房屋进水535间,淹死大牲畜200多头,猪60多口,羊1200多只,护村护地坝15000米,引水管道700多米,成材树木1400多株,直接经济损失1125万元。基础设施:冲毁“南赤”公路漫水桥1座,路基6千米,路面6千米,28000平方米,塌方流坡15000立方米,挡水坝700米,乡村道路80千米,护林护地坝2600米,饮水机井16眼,通信、供电线杆60多根,部分区域电力、通信中断,黄土梁金矿道路被冲断,直接经济损失1300多万元。
2001年:
1、进入6月以来,冰雹洪涝灾害严重,涉及到51个行政村。5月底,三道川、大海陀、样田等乡镇发生冻灾,受灾1.6万亩,有0.6万亩蔬菜全部冻死,部分乡镇发生虫灾,受灾面积3万亩。6月7日,白草、赤城镇、龙关镇、大海陀突降暴雨冰雹,农作物受灾面积16.55万亩,成灾10.08万亩,倒塌房屋37间,损坏房屋144间,被洪水冲走农用三轮车3辆、农用小四轮拖拉机1辆,冲毁护村护地坝3700米、道路9000米,死亡大牲畜28头、羊1324只。直接经济损失2600多万元。
2、6月15日下午,云州、独石口、龙门所等5个乡镇的部分地区下了大到暴雨,并有冰雹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5.01万亩,成灾4.05万亩,绝收0.94万亩,因灾死亡1人,冲走死亡羊928只,猪7口,冲毁乡村公路20km,函桥2座,护村护地坝4300米,造成危房29户123间,雷击民用变压器1台,电表5块,电视机1台,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
3、8月24日报傅匕?300米,造成危房29户123间,雷击民用变压器1台,电表5块,电视机1台,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
3、8月24日报告,18个乡镇都遭受旱灾,是继前两年严重旱灾后第三个特大旱灾年。受灾面积70.7万亩,成灾65.6万亩,绝收21万亩。白草、三道川、东万口、马营、独石口、云州、炮梁、大海陀最为严重,减产6300万公斤,仅为三成年景,经济损失7670万元。本年度干旱灾害发生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属历史罕见,总耕地76.3万亩,因旱情只播种61.2万亩。
2002年:
1、 特大旱灾:受灾65万亩,成灾56万亩,涉及18个乡镇,440个行政村,6.8万户,23.8万人。主要发生在5月下旬、7月下旬和8月上旬,最严重的有10个乡镇:马营、三道川、东万口、东卯、茨营子、云州、田家窑、雕鹗、大?妫?8个乡镇都遭受旱灾,是继前两年严重旱灾后第三个特大旱灾年。受灾面积70.7万亩,成灾65.6万亩,绝收21万亩。白草、三道川、东万口、马营、独石口、云州、炮梁、大海陀最为严重,减产6300万公斤,仅为三成年景,经济损失7670万元。本年度干旱灾害发生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属历史罕见,总耕地76.3万亩,因旱情只播种61.2万亩。
2002年:
1、 特大旱灾:受灾65万亩,成灾56万亩,涉及18个乡镇,440个行政村,6.8万户,23.8万人。主要发生在5月下旬、7月下旬和8月上旬,最严重的有10个乡镇:马营、三道川、东万口、东卯、茨营子、云州、田家窑、雕鹗、大海陀、龙门所。
2、 洪涝、冰雹灾害,涉及11个乡镇。作物受灾面积12.5万亩,成灾10.2万亩,绝收1.6万亩,倒塌房屋15间,损坏152间,冲走农用三轮车1辆、小四轮拖拉机1辆,冲毁护村护地坝3100米、道路7500米,死亡大牲畜20头,羊520只。直接经济损失1800多万元。7月21日、8月4日龙关、样田、田家窑、炮梁、雕鹗等乡镇部分地区降大到暴雨,伴有冰雹,形成洪水灾害,农作物受灾5.2万亩,成灾4.3万亩,绝收0.84万亩,毁地0.16万亩,倒塌房屋15间,进水39户,152间房屋被洪水浸泡,损失粮食2200多公斤,煤8吨,雷击电视机23台,卫星地面接收机15台,冲毁饮水机井6眼,直接经济损失300叮陀、龙门所。
2、 洪涝、冰雹灾害,涉及11个乡镇。作物受灾面积12.5万亩,成灾10.2万亩,绝收1.6万亩,倒塌房屋15间,损坏152间,冲走农用三轮车1辆、小四轮拖拉机1辆,冲毁护村护地坝3100米、道路7500米,死亡大牲畜20头,羊520只。直接经济损失1800多万元。7月21日、8月4日龙关、样田、田家窑、炮梁、雕鹗等乡镇部分地区降大到暴雨,伴有冰雹,形成洪水灾害,农作物受灾5.2万亩,成灾4.3万亩,绝收0.84万亩,毁地0.16万亩,倒塌房屋15间,进水39户,152间房屋被洪水浸泡,损失粮食2200多公斤,煤8吨,雷击电视机23台,卫星地面接收机15台,冲毁饮水机井6眼,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2003年:
1、 农业在连续四年自然灾害之后,又出现了严重的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500万元。进入6月以来,一直高温少雨,持续干旱,最严重的有龙关、马营、龙门所、云州、后城、雕鹗、东万口、三道川、白草、东卯、茨营子、大海陀12个乡镇,120个行政村。龙关镇进入8月份以来,全境滴雨未降,作物能点燃。18个乡镇,受灾面积54.13万亩,成灾49.36万亩,绝收39.66万亩。
2、 洪涝、冰雹灾害
未进入汛期,云州、独石口、镇宁堡、赤城、样田等乡镇就发生洪涝和冰雹灾害,受灾1100多户,3200多人,因灾死亡4人,重伤2人,农作物受灾8715亩,成灾6365泥万元。
2003年:
1、 农业在连续四年自然灾害之后,又出现了严重的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500万元。进入6月以来,一直高温少雨,持续干旱,最严重的有龙关、马营、龙门所、云州、后城、雕鹗、东万口、三道川、白草、东卯、茨营子、大海陀12个乡镇,120个行政村。龙关镇进入8月份以来,全境滴雨未降,作物能点燃。18个乡镇,受灾面积54.13万亩,成灾49.36万亩,绝收39.66万亩。
2、 洪涝、冰雹灾害
未进入汛期,云州、独石口、镇宁堡、赤城、样田等乡镇就发生洪涝和冰雹灾害,受灾1100多户,3200多人,因灾死亡4人,重伤2人,农作物受灾8715亩,成灾6365亩,绝收3400亩,倒塌房屋141间,损坏369间,冲走三轮车1辆、小四轮拖拉机1辆,冲毁护村护地坝2100米、道路2500米,死亡大牲畜25头、羊210只,冲毁群众存粮2500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
7月2日下午4时左右,独石口镇马厂村降暴雨,村民郝占明和妻子杨莲不幸被洪水卷走,造成1死1伤。
7月23日下午,镇宁堡下雨近1小时,降水量31mm,在山上摘山杏的胡家窑村村民刘玉、二堡子村民贾佃成、赵家沟村村民马金才被山洪冲走,2人死亡1人重伤。
2004年我县主要遭受了严重洪涝、冰雹灾害。灾害涉及15个乡镇,152个行政村,其中重灾村70个。受灾人口4.55万人,成灾人口3.69万人。因灾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770人,死亡大牲畜7头、羊118只,冲毁乡村公路137.5公里,护村护地坝3700米,成灾面积9.88万亩,绝收面积4.54万亩。据统计,全县粮食产量4800万公斤,比正常年景粮食产量(6000万公斤)减少1200万公斤,为8成年景。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6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769.8万元。7月4日下午3点到4点30分,马营乡境内普降大雨,而且夹杂着冰雹,降水量达40mm,降雨时间一个半小时,全乡23个行政村普遍受灾,重灾村达18个、倒塌群众房屋11间,致使15户群众家中进水,损坏群众房屋52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11万亩,成灾面积4.1万亩,绝收面积2.1万亩,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0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25万亩。7月15日晚9点,龙关镇尤家沟村遭受洪涝灾害,村民程亮家中4间正房遭洪水袭击全部倒塌,致使20户村民142间房屋墙体出现裂缝,地基下沉,直接经济损失达15万元。6月24日下午3点,云州乡云州村村民翟玉祥在村北牧马时不幸被雷击中死亡,村民张喜家被雷击死亡羊38只,吕和堡村因灾倒塌群众房屋2户、5间,损坏群众房屋14户、30间。村民毕春旺家被雷击死亡驴1头、牛1头。农B6,绝收3400亩,倒塌房屋141间,损坏369间,冲走三轮车1辆、小四轮拖拉机1辆,冲毁护村护地坝2100米、道路2500米,死亡大牲畜25头、羊210只,冲毁群众存粮2500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
7月2日下午4时左右,独石口镇马厂村降暴雨,村民郝占明和妻子杨莲不幸被洪水卷走,造成1死1伤。
7月23日下午,镇宁堡下雨近1小时,降水量31mm,在山上摘山杏的胡家窑村村民刘玉、二堡子村民贾佃成、赵家沟村村民马金才被山洪冲走,2人死亡1人重伤。
2004年我县主要遭受了严重洪涝、冰雹灾害。灾害涉及15个乡镇,152个行政村,其中重灾村70个。受灾人口4.55万人,成灾人口3.69万人。因灾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770人,死亡大牲畜7头、羊118只,冲毁乡村公路137.5公里,护村护地坝3700米,成灾面积9.88万亩,绝收面积4.54万亩。据统计,全县粮食产量4800万公斤,比正常年景粮食产量(6000万公斤)减少1200万公斤,为8成年景。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6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769.8万元。7月4日下午3点到4点30分,马营乡境内普降大雨,而且夹杂着冰雹,降水量达40mm,降雨时间一个半小时,全乡23个行政村普遍受灾,重灾村达18个、倒塌群众房屋11间,致使15户群众家中进水,损坏群众房屋52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11万亩,成灾面积4.1万亩,绝收面积2.1万亩,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0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25万亩。7月15日晚9点,龙关镇尤家沟村遭受洪涝灾害,村民程亮家中4间正房遭洪水袭击全部倒塌,致使20户村民142间房屋墙体出现裂缝,地基下沉,直接经济损失达15万元。6月24日下午3点,云州乡云州村村民翟玉祥在村北牧马时不幸被雷击中死亡,村民张喜家被雷击死亡羊38只,吕和堡村因灾倒塌群众房屋2户、5间,损坏群众房屋14户、30间。村民毕春旺家被雷击死亡驴1头、牛1头。农作物受灾面积2400亩,成灾面积1800亩,绝收面积450亩。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7月15日下午3点,三道川乡三道川、碾子沟、黑龙山、大营子、达志营、老栅子6个行政村突降暴雨、冰雹,降水量30.2mm,时间长达40分钟,最大冰雹直径达35mm,倒塌群众房屋3户、10间,损坏群众房屋11户、32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290亩,成灾面积3870亩,绝收面积1805亩,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9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6万元。7月15日下午6点,田家夭镇黄草梁、田家窑、三贤庙、陈家窑、井儿洼5个行政村遭受暴雨袭击,暴雨持续时间30多分钟。田家窑村倒塌群众房屋3户、9间,17户群众家中进水,致使这17户、34间房屋地基出现下沉、墙体出现裂缝,形成危房,不能居住,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2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680亩,成灾面积5800亩,绝收面积1300亩。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6万元。
8月25日,“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造成1200多人丧生,成为1928年以来对美国影响最严重的飓风。10月8日,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造成巴基斯坦7.3万人死亡,近13万人受伤,280万人无家可归。据世界气象组织12月15日公布的数据,2005年全世界干旱、洪水、飓风等极端气候状况比以往更为严重。
2006年全球共发生395起自然灾害,造成21796人死亡,受灾总人数达1.345亿。但2000年至2005年间,全球平均每年发生398起自然灾害,导致7.7万人死亡、2.96亿人受灾。
报告还说,2006年自然灾害共造成约19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低于过去15年来每年近500亿美元损失的平均水平。2006年除洪灾外,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都低于过去6年的平均水平。报告指出,2006年极端天气造成的灾难次数较以前有了明显增加,这很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
2006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地震,共造成5778人死亡;其次是菲律宾的飓风造成1399人丧生。
2007年
1.孟加拉国热带风暴
孟加拉国的人口密度非常大,每平方英里达2639人,因此,这个南亚国家不管发生什么样的自然灾害,都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11月15日,热带风暴“锡德”侵袭孟加拉国南部,同样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时速高达100多英里的风暴将电线刮断,把树木连根拔起,并将大量房屋吹倒。这次自然灾害造成1000多人死亡,50多万人被迫流离失所。但是根据孟加拉国以前的经历,“锡德”还算不了什么,1991年的飓风夺去了14万人的生命。
2.美国东南部大旱
水资源专家喜欢将干旱称为自然灾害中的“罗德尼·丹泽菲尔德”,意指它得不到重视。但是今年席卷美国东南大部分地区的长期干旱引起了美人的重视。佐治亚州和几个邻近的州通常是满眼翠绿,但是现在这些地区正遭受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在美国都市化增长最快的亚特兰大的一个地区,目前剩下的水仅够用3个月。随着干旱进一步恶化,水供应下降导致佛罗里达,佐治亚和阿拉巴马州之间发生严重的法律纠纷。人们从2007年的干旱中得到的最大教训是:水可能比能源或石油更加重要。
3.墨西哥大洪水
自然灾害发生在美国等富有的国家,它只能算是一个大麻烦。但是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墨西哥等比较贫穷的国家,它就变成了人类的大灾难。10月底,汹涌的洪水在墨西哥南部的塔瓦斯科和恰帕斯州泛滥成灾。11月有大量农田完全被洪水淹没,据估计,有段时间塔瓦斯科80%的陆地被洪水淹没。有100多万居民受到这次洪水的影响。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说:“这是该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4.美国飓风“费利克斯”
在2007年的飓风多发季节,美国受飓风影响的程度有所下降,但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如此幸运。9月4日,强度为5级(可能是最高的级别)的“费利克斯”飓风在尼加拉瓜登陆,风速高达每小时160英里。这次风暴还侵袭了洪都拉斯,并从加勒比海岛擦身而过。在“费利克斯”飓风肆虐期间总共有101人死亡,这场灾难将尼加拉瓜贫困的海岸社区夷为平地。但幸运的是,这次飓风经过浓密的森林地区,风力受阻减小。
5.印度尼西亚泥火山
严格说来,这不是一次天灾,而是由当地的一起天然气钻探项目引起的。失去控制的泥浆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首府泗水附近流出,看起来确实与一些灾难片相似。这次事故从 5月低开始,当时一家天然气钻探公司在没有适当的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钻探,导致炙热的泥浆从钻井中喷涌而出。该公司设法用水泥堵塞,试图阻止泥浆涌出。但它最后还是冲出地面。到了10月,泥浆以每天大约17万立方英尺的速度流出,完全淹没了附近的村庄和工厂,导致1万多人流离失所。
6.南亚洪水
常年遭受季风雨影响、人口达到数十亿的南亚,总是在缺水和水量过多之间艰难前行。今年夏季南亚遭到了洪水袭击。7月和8月间,印度南部、尼泊尔、不丹和孟加拉国出现的一系列反常季风雨引起洪水泛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称:“这是现有记忆中最糟糕的一次洪水。”到8月中旬,这一地区已经转移了大约3000万人,可能有2000多人被洪水夺走性命。据估计,这次洪水造成至少1.2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但是与这一地区受到的贫穷影响相比,这场猛烈的洪水造成的影响更小。
7.朝鲜洪水
8月份,一场大规模洪水席卷了朝鲜南部。虽然相关资料不是很全,但是外界认为有400多人在这场洪水中丧生,而且由它造成的巨大损失迫使平壤一年举行一次的大型运动盛会延期。比这些直接影响更严重的是洪水导致的农田减产,据世界粮食署估计,谷类产品减产量是45万吨。
8.秘鲁地震
2007年是地震发生较少的一年,但是秘鲁是个例外。8月15日,8级地震袭击这个南美国家的中部海岸,导致500多人丧生,1366人受伤,并有5万多所住宅被毁。比索市遭受的破坏最严重,该地80%的建筑被毁,有430人死亡,其中有100多人是在教堂祈祷时,被坍塌的建筑砸死。
9.希腊森林大火
今年夏季,希腊发生严重森林大火。6月、7月和8月持续出现的热浪伴着105华氏度的高温,再加上长期的严重干旱,导致该国极易发生火灾。这次惨烈的森林大火从8月开始,伯罗奔尼撒半岛、阿提卡和埃维厄岛突然发生的大火导致近70人丧生。奥林匹亚(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遗址)的居民被迫与该国南部其他地区的人一起撤离家园。这场可怕的大火整整烧掉了近100万英亩森林。
10.中国洪水
对居住在中国南方潮湿多雨地区的人们来说,洪水已经成为一个定期出现的灾难性事实。春夏季,长江流域经常出现洪灾。最近几年的抗洪准备和经济增长,有助于限制洪水泛滥造成的严重破坏,但是人力却无法控制雨量的多少。今年6月出现的大量降水,导致包括广东省在内的中国南部省份发生洪灾和山体滑坡。
2008年
中国遭遇特大冰雪灾害受华北较强冷空气影响,自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数省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冰雪灾害。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月12日,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波及21个省(区、市、兵团),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
2009年
512四川地震
汶川大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04.1秒(协调世界时06时28分04.1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西偏南38。方向约11KM,水磨镇北偏西11.5。约7.5KM(北纬31.0。,东经103.4。)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为Ms8.0,矩震级达到了Mw8.3,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大部分砖石建筑及木屋连地基摧毁,桥梁毁坏,地下管道失去作用,铁路轨道明显弯曲。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达到了Mw8.0(震中位置:北纬30.989,东经103.329)。
高雄地震
台湾省高雄市2010年3月4日早上约8点18分,(东经:120.7度, 北纬:22.98度)在台湾高雄县、屏东县交界发生6.7级地震。 高雄甲仙发生里氏规模6.4级地震,各地震度非常明显。
各地震度分别为,台南5级,嘉义5级,屏东4级,山地门5级,台北市1级。是否有造成损害,还需进一步了解。
大陆东南沿海省份福建、广东、浙江同时均有震感。几乎全台湾都感受到震度。短短3个小时内,强震已经引发超过百次的余震,规模超过3.5级以上的有感地震次数,更已多达14次。
据测算,此番地震相当于1.5颗的能量,由于深度只有17公里,而且震央就在台湾本岛陆地上,所以各地震度感受上非常明显。台湾气象部门称,这是高雄地区自公元1900年以来最大地震,且是罕见的潮洲断层错动造成。
2010年
呼呼累死我了
要采纳我哦,为了你,我都要累死了!!!!!!!!!!!!!!!!!!!!!!!!!!!!!!!!!!!
年国家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服务
在15位身穿军装的战士,将酝酿壮志与无悔的 遗书 送交上级后,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了拯救生命的飞机。
500米、1000米、3000米......当飞机升到 4999米高空 时,这15位英雄纵身一跳,开始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生死行动。
这就是2008年 汶川地震 中的15名勇士,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万千百姓带去了温暖和安全。这15位英雄当时都做了什么?后来又都怎样了呢?
2008年5月12日 ,山摇地晃,楼崩树折,在天地的怒吼和人类的惨呼声中,一场以四川省汶川为中心的8级大地震席卷千里。
此时紧邻重庆的湖北省也是地震山摇,震感清晰十足。位处孝感的 空降兵15军 气氛立马紧张起来,军长王维山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与担忧中。
这不是一般的天灾,很可能要出大问题! 在预感到地震的严重性后,出于军人的敏感,他一声令下,15军立即陷入了全军备战状态。
15军这支部队 历史 悠久且辉煌,在转型空降兵前,它是抗美援朝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 “千岁军” ,培养出了邱少云、黄继光等诸多悍不畏死的战斗英雄。即便建国前,在的中原地区,它也有着不俗的战绩。
直到 1961年4月 ,这支陆地称王的部队结束了它的陆战生涯,在支持祖国空降兵种建设的道路上当起了急先军。
从跑到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少不了摔跟头,从资金到人才,从技术到经验,这些都是 探索 路上不可避免需要积累的财富。
在不断的训练中,15军总结出了自己的口号: 通过“地面苦练”和“空中精跳”,腿部需要经历“三肿三消”,才能最终“冲上云霄”。
正是在这种艰苦的训练下,我国空降兵逐渐由少变多,走上正规化道路。而这支部队的出现,让我国无论在作战战备还是救灾抢险上,都有了更多的底气。 去年的河南洪灾、前年的湖北黄梅县大坝决堤,都能看到空降兵们第一线支援的身影......
14年前的汶川地震,在交通、通讯全部阻断的情况下,分发物资、沟通各地、建立站点、拯救群众......
这些工作自然少不了从天而降的“天神”们。所以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全体官兵全部做好了奔赴战场的准备,更是将生死置之度外,提前写好遗书,准备冒死救援万千受灾群众!
在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凌晨,空降兵研究所所长 李振波 便接到指令,立即组织并指挥尖兵突击队,赶赴震中茂县,执行其他兵种力所不能及的特殊任务。
此时由于强力地震的影响,受灾最严重的 茂县、北川 等地,无论是道路还是通讯,已经全部中断,甚至时不时的余震,更是威胁着试图挺进险地的救援队伍的生命安全,空降兵成了最迅速也是唯一一支能够参与救援的队伍。
大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 在清楚了形式和自身重要性后,李振波没有丝毫犹豫,立马筛选聚集100名精锐空降兵战士,他们各自折叠背负好了自己的降落伞,喊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第一”的口号,和40吨紧急筹措的物资一起飞往第一线。
此时茂县已经与外界 失联 近一天,全国人民都为之担心,在时间就是受灾群众生命的前提下,这支突击队很想立即跳到灾区,开始救援与通讯重建等工作。
茂县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四周都是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所以飞机最低也只能维持在5000米左右的高空位置,空降兵们必须从这个高度跳伞下去开始救援,这无疑几何倍数的加大了空降兵们的降落难度!
这是空降兵队伍成立近60年来,第一次以空降形式参与到非作战任务中来。 更让这100人紧张的是,他们平常训练基本都是在数百米高空进行跳伞工作。现在高度提升近10倍,能不能保证自身安全降落地面,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部队,心里都没底。
更何况现在茂县建筑装置几乎全部损毁,地面根本没有任何标识,也没有任何指导,甚至连具体气象条件都处于不明状态。贸然执行空降任务,很可能会直接撞上附近高山崖壁,或者直接落入险地,死伤几率极高!
可不管怎么样,人民群众的安全才是第一位。 抱着有去无回的慷慨壮志,这些空降兵们准备立即跳下去执行任务。
就在他们已经做好心理建设的时候,天不遂人愿,任务暂停了。当天上午茂县天气并不好,狂风暴雨闪电雷鸣,大大增加了飞机飞行难度。在飞机从 8000多米高空 ,穿破乌云下降到6200米后,机身已经结满冰霜,不仅外窗模糊,看不到外部情况,就连舱门都打不开了。
这样下去,很可能就是机毁人亡的命运。 不仅灾民救不到,机上上百条生命也将白白葬送。在8次下降尝试失败后,李振波只得下令重新返航,暂停救援任务。
早在飞机奔赴茂县的路上,李振波便开始思考空降方案。面对当地复杂的地形,极端的天气以及5000米高空 寒冷缺氧 的挑战,他不得不慎重慎重再慎重。虽然是抱着必死决心来的,但他不想有哪怕一点的无谓牺牲。
“茂县地形太复杂,能调控方向,就意味着可以选择一个好的降落地点。” 在反复思虑和观察具体情况后,李振波决定采用可调节方向的翼形伞进行空降任务。
方向确定后,李振波立马紧急调配了25面 翼形伞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人员的选拔。
面对威胁生命的任务,大家虽然心中都有畏惧,但责任感和队友情同时让他们更加积极,全部都踊跃报名,想要做那第一个敢死之人。
李振波很清楚任务的难度和危险系数,他第一个加入了这支充满危机的队伍。 在经过筛查后,他又挑选了22名精通翼形伞操作的战士组成勇士队。其中有14人和他参与第一场空降行动,剩余7人编入预备队,担任此次的跳伞指导任务。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一个好时机。 5月14日 上午,持续了数天的阴雨天气终于结束,天空放晴,正是执行任务的绝佳时机。
机不可失,此时距离黄金救援时间的72小时已经过半,一刻都不能耽误。上午11点37分,随着飞机腾空,机上的15位勇士全都一脸严肃,做好了随时空降的准备。
这其中年龄最大的便是48岁的领导李振波,他已经超过了部队45岁的空降年龄限定。 但他不希望自己只是眼睁睁的看着手下战士们冲锋陷阵,冒死前行,他想做他们的领头人,和他们一起承担将要面临的危险与困难。
所以在挑选队员时,他第一时间将自己列入其中。他给的理由也很军人: 一我的经验比你们足,二我是领导,三这是命令!
在他的坚持下,他成功加入这支 “敢死队” 。而在执行任务时,他也成了领头第一个跳下飞机的勇士!
其他14人的名字分别是 于亚宾、任涛、李玉山、向海波、雷志胜、赵四方、刘志宝、赵海东、郭龙帅、李亚军、刘文辉、王磊、王君伟、殷远。
面对即将挑战的危险,他们全都紧张万分,却又各自有着各自的坚持。比如年龄最小的 向海波 ,他当时只有23岁,正是 社会 上大学毕业,享受生命的最好年级。但他却不希望自己的一生屡屡无为,他想要为祖国为人民做些什么,留下自己的痕迹。面对他的再三坚持,本来拒绝他参与此次任务的李振波,最后时刻也同意了他的加入。
他们中有人上阵前给父母妻儿做了 “最后的道别” ,将银行卡号反复告知家人知晓。也有人给恩爱的女友打了预防针:“抢险救灾有一定危险,假如我回不来了,别哭,等那里建好了,去四川看看我。”
而这场任务中感触最深、情绪最激烈的便是 任涛 了。因为他家就在四川震区,上战场前他已经从妻子那收到了悲痛万分的消息:他家在地震中被夷为废墟,母亲也因此受了重伤在医院接受治疗,祖母更是没能挺过这一关,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总之,怀着各种各样的愿景和抱负,这15位勇士共同为着拯救民众、抢险救灾这一个目标而努力。在队长李振波跳下飞机后,其他队员怀着澎湃的情绪,依次跳了下去。
“怎么有这么多高压线!”显然,第一个跳下机舱的队长李振波隐约看到了地面的情形,他也没想到茂县的情况这么复杂。
怀着忐忑的心情,在缺氧头晕、严寒侵袭的情况下,他强忍着经历了1500米的下坠过程,在3500米高空准备打开翼形伞,可 这时却发现他背着的降落主伞出现问题,根本就打不开。 好在凭借30多年的经验,他没有惊慌失措,在距地面700米时,他沉着冷静地拉开了另一边的备用伞。
和李振波遇到相同情况的还有 王君伟 ,好在他们都打开了备用伞,有惊无险地落到了地面上。虽然在落下后,树枝将李振波的腿刺穿、雷志胜的右腿也撞到石头上。但基本问题不大,他们还有足够的能量去做接下来的任务。
“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这15位勇士还没有完成任务,第一时间便起到了激励人心的作用。无论是受伤的还是忍饥挨饿的老百姓们,立马有了主心骨,也有了与死神抗争下去的勇气。
而此时受伤的李振波也并没有停下来养伤,身为队长的他,马不停蹄地便奔赴茂县县城,直接联系到了当地政府。在获知茂县具体情况后,他将消息第一时间传给了外面的 指挥部 。
不仅如此,面对极为复杂的空降环境,为避免过大损失,他们建议取消其余空降兵空降计划, 由他们15人去做这场引导空援的重要任务!
这可不是件轻松的差事,这15位英雄花费了整整7天7夜的时间,徒步220公里,翻越3000米以上海拔的山峰4座,前后途径了7个乡镇、55个村落探察具体受灾情况,为指挥部第一时间提供了重要灾情信息,并引导空投物资、建立临时机场, 直接间接拯救了10多万的灾民。
值得一提的是,仅执行任务的第二天,他们便排除了有决堤风险的两个水电站,同时救出被困在附近的106名中外游客以及47名美术学院师生......
直到5月19日,这15位勇士才从忙碌中解脱,离开茂县,重返队伍。 此时的他们衣衫褴褛,疲惫不堪。在突然放松后,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扛住,病倒在了病床上。病好后他们回归部队,各自开始了自己新的任务和生活。
时隔12年,直到 2020年9月17日 ,在空降兵成立70周年的庆典上,这15位勇士再次聚首。回顾过往,全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他们中大部分人已经复员退伍,分布在天南海北,做生意、当警察等等,干的工作也是各不相同。 当年的15人,就只有李振波、于亚滨、殷远、向海波和李玉山五个人仍在军队中。 其中仍在原单位任职的李振波,在2021年便退休回家养了老。
15人中的李亚军最让人羡慕,因为汶川地震的这次救灾行动,他得到了当时参与救灾的一名女大学生青睐。灾后女生主动追求,甚至奔赴李亚军家乡看望其父母,两人最终走到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雷志胜复员后回到家乡街道办事处工作,过着平凡而又忙碌的生活。对此他十分知足,乐在其中。
赵海东回到部队后的半年便退伍回家,当了老家陕西榆林市的一名公路管理员。
郭龙帅退伍后转业到交通运输局工作;王磊则在辽宁的退伍军人培训基地做老师;王君伟去了四川乐山警局当一名警察;任涛当货车司机,跑起了长途运输......
留在部队中的于亚宾在空降兵某部引导队当队长;殷远在空降兵某大队一营二连当班长;李玉山在部队做上了伞训主任的职位;最年轻的向海波也在空降兵某部当引导队的文书。
虽然如今他们已经不在同一个部队,分散在不同地域。但相信无论何时,他们都不会忘掉2008年那段刻骨铭心的救援经历。也希望他们初心不改,在各自的岗位继续散发璀璨的光辉!
5.8.1 技术准备
5.8.1.1 工作情况
2008 年度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服务在 5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开展,每日一次。由于汶川地震和台风活动以及强降雨影响,2008 年加强并延续了预警预报值班。5月 13 日以后针对地震灾区加密了预报频次,由每日 1 次增加为 2 ~ 3 次,增加了 60 次。预警预报期也从 9 月 30 日延续到 10 月 4 日( 台风“海高斯”登陆) ,11 月 5 日又增加了 1次,增加了 6 天。
2008 年预警预报值班共 159 天,制作预警预报产品 213 份。在中央电视台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94 次( 其中 4 级 93 次,5 级 1 次)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布 94 次,在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上发布 176 次( 3 级以上) ,在国土资源部政府网上发布 94 次。
由于汶川地震区山坡岩土体更加松散破碎、余震不断、强降雨天气频繁出现的情况,加强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主要是加密了预报频次,适度提高了地质灾害预报等级。制作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产品的频次从每日 1 次增加到每日 3 次,分别在中央电视台早晨 7 点、中午 12 点和晚上 7 点 30 分气象节目发布,并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随气象节目一起滚动播出,同时在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上实时发布。警示当地居民和抢险救灾人员注意防范地震余震和降雨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警示临时居住帐篷和救灾场所的百姓要避开山体斜坡、河流沟口等易发地质灾害的部位,提醒沿山路行驶的车辆和行人要注意山体滑坡、崩塌落石和泥石流。
适当增加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频次的工作流程为: 国家气象中心提出,经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会商后联合发布。西太平洋洋面生成( 强) 热带风暴后,若预测可能影响中国大陆,国家气象中心提前告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以便针对东南沿海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5.8.1.2 预警产品计算
( 1) 集成了两代预警模型
为了便于新旧预警模型并行使用、相互校验,提高预警预报计算结果的精确性,新的预警预报系统软件中将第一代预警模型( 临界雨量模型) 、第二代预警模型( 显式统计预警模型) 集成在同一系统中( 图 5.35) 。
第一代预警模型( 临界雨量模型) : 基于雨量站点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计算在雨量站点上完成,在雨量站点上生成不同等级的预警等级点。
第二代预警模型( 显式统计预警模型) : 以剖分的网格( 10km ×10km) 为单位,在每个预警网格上计算预警产品值。
图 5.35 两代预警模型集成使用
( 2) 可采用分步式计算与一站式计算两种计算方式
分布式计算主要是分为: 气象数据自动导入-预报产品计算两步进行,便于预警产品计算之前先完成下载雨量、数据导入、数据分布查看等操作( 图 5.36) 。一站式计算: 将数据导入、产品计算从头到尾一步完成,便于日常预警值班的方便快捷。
图 5.36 分步式计算与一站式计算两种计算方式
5.8.1.3 数据管理
( 1) 雨量数据自动下载
当气象部门将前期实况雨量和次日的预报雨量上传到 FTP 地址上后,无论是一站式计算,还是分布式计算方式,预报员使用预警软件时第一步就是直接从 FTP 上下载数据,下载完毕后自动提示,并直接导入软件系统参加计算。
中国地质灾害区域预警方法与应用
( 2) 数据自动备份
根据日常工作需求,软件实现在计算完成后,完成原始雨量数据的自动备份、预警产品结果的自动备份( 图 5.37) 。
图 5.37 数据自动备份
原始雨量数据备份到目录“D: \2008rain\0701\”
Copy ftp: / /129.179.10.68 / c-cma / a-forecast /0701 / 整个文件夹。
预警产品结果数据备份到目录“D: \2008results\0701\”
Copy “data \ publish \ ”下的 3 个文件:
gt080701.doc; gt080701.txt; 080701.bmp; 080701.jpg;
Copy “data \ result \ ”下的 3 个文件 080701.w l; 080701.w p;
Copy “data \ station \080701.w t”
5.8.1.4 数据查询
数据查询功能中,除地质背景环境条件查询( 图 5.38,首先在图层管理栏内打开要查询的地质环境条件数据,然后使用“查看属性”来查看相应的地质环境条件) 外,本次软件改进中主要增加了较强大的雨量数据的查询功能。
雨量查询功能主要是基于雨量站点的原始查询、统计查询以及数据导出等功能。通过右键点击“站点查询”,即可得到各雨量站点的信息,主要包括: 实况雨量、累计雨量、14 时雨量、条件查询 4 个选项卡。
图 5.38 地质背景环境条件查询
实况雨量: 查询结果是所选雨量站点的逐日 24h 雨量值( 图 5.39) 。累计雨量查询结果是所选雨量站点的逐日累计雨量,系统设计为累计 7d 的雨量。
图 5.39 雨量查询窗口
14 时雨量: 查询结果是当前日期 8 时至 14 时的 6h 实况雨量、经过计算得到的当前日期 14 时至昨日 14 时的实况雨量。
条件查询: 主要是一些较复杂的定制查询功能和查询结果导出功能。可以通过选择站号、站名、起始日期、终止日期,进行不同时间段各个雨量站点的累计雨量查询( 图5.40) 。
图 5.40 条件查询
5.8.1.5 预警产品修正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产品自动完成后,预报员可根据经验或会商结果对预警产品进行修正。关于预警产品修正依据方面,增加了分省易发区图; 产品背景数据补充县界、县名以及地貌简图。
( 1) 增加了分省( 区、市) 易发区图( 图 5.41)
图 5.41 分省( 区、市) 易发区图
( 2) 修正了产品背景数据( 图 5.42,图 5.43)
图 5.42 中国地貌底图
图 5.43 预警区县界县名
5.8.1.6 软件界面与显示
软件界面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图层显示标准化等,如不同雨量用不同的颜色大小进行标记; 不同预警等级的颜色也给出相应的颜色显示标准。
( 1) 软件界面
从每日预警值班的角度,进一步完善和简化了预警软件界面,图层控制管理窗口使用更加清晰方便( 图 5.44) 。
图 5.44 完善后的软件界面
( 2) 图层显示标准化
不同雨量用不同的颜色大小进行标记。关于当日 8 点、14 点雨量显示的相关约定根据雨量大小( 子图号均为 34) ( 图 5.45) :
图 5.45 8 点实况雨量显示标准化
≥250mm: 深红色( 253) ,RGB 为 151 31 23; 子图宽度和高度均为 60;
100 ~ 250mm: 粉红色( 183) ,RG B 为 255 0 191; 子图宽度和高度均为 50;
50 ~ 100mm: 蓝色( 5) ,RG B 为 0 0 255; 子图宽度和高度均为 40;
25 ~ 50mm: 浅蓝色( 19) ,RG B 为 135 135 255; 子图宽度和高度均为 30;
10 ~ 25mm: 绿色( 90) ,RG B 为 0 175 0; 子图宽度和高度均为 20;
< 10mm: 浅绿色( 7) ,RG B 为 0 255 0; 子图宽度和高度均为 10。
( 3) 预警等级颜色标准化
( RGB,图 5.46)
图 5.46 预警等级颜色标准化
5.8.1.7 矢量化网上发布
将发布的预警产品格式改为矢量化格式,从而实现预警产品查询的方便快捷和精确定位( 可直接查询到县级行政区域) ( 图 5.47) 。根据需要可实现雨量数据的实时显示与查询; 同时,能够满足每日多次预警产品的发布需求。
图 5.47 改进的矢量化网上发布及放大后效果
5.8.2 5 级地质灾害警报区
2008 年汛期,共发布了 1 次 5 级预警预报信息。我们对这次预报的地质灾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
5.8.2.1 5 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情况
2008 年 7 月 20 日下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收到中国气象局的天气预报: 未来 24 小时( 7 月 20 日 20: 00 ~7 月 21 日 20: 00) 甘肃南部、四川中部和北部、陕西西南局部、宁夏南部局部等地震影响区,以及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有暴雨( 50mm) 。其中甘肃南部局部、四川中部局部和北部局部,以及吉林东南局部有大暴雨( 100mm) 。
针对气象局降雨预报和预测暴雨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经过与被预警区省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技术单位和气象局会商,我们发布了如下预警预报信息: 今日 20: 00 至明日 20:00,甘肃南部、四川中部和北部、陕西西南局部、宁夏南部局部等地震影响区,以及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局部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 3 级) 。其中,甘肃南部局部、四川中部局部和北部局部等地震重灾区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大或很大( 4 ~5 级) ( 图 5.48) 。
图 5.48 7 月 20 日降雨预报等值线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区域
5.8.2.2 地质灾害发生情况与地质环境条件
根据四川、甘肃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获得反馈信息,7 月 20 日晚至 7 月 22 日期间,四川省东南部发生较大地质灾害 47 处; 甘肃省南部发生较大地质灾害 8 处。
四川省 7 月 20 ~22 日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四川省东部和中南部。在地质环境分区上分别属于盆地东华蓥山平行岭谷地质环境区和峨眉山高中山地质环境区。
盆地东华蓥山平行岭谷地质环境区: 以剥蚀构造地形为主,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山高谷深,岭谷相间,山岭海拔 700 ~1700m,间以石灰岩槽状谷地或山间小盆地,山间盆地一般海拔 300 ~500m,相对高差 100m 左右。地形坡度 30° ~35°,背斜山地区较陡。侏罗系分布最广( 达 80%以上) 。地层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岩屑长石砂岩、粉砂岩不等厚互层组成软硬相间的岩体主要组合。构造呈北东—北北东走向,由一系列平行的狭长不对称箱状背斜组成,断裂少见。区域地壳属间歇性面状抬升,地壳活动较强。区域最大地震震级为 5.75 级,地震基本烈度为Ⅵ-Ⅶ。
峨眉山高中山地质环境区: 以高中山地貌为主,地势由北向南渐增,海拔 1000 ~3700m,切割深度 500 ~1000m,地形坡度15° ~40°,山坡上缓下陡,山顶圆缓,沟谷狭窄。地层包括下古生界的碳酸盐岩、变质岩,以及中生界的砂岩、泥岩和火山喷发的玄武岩等。软硬相间的岩体组合,类型较多,岩层较破碎。构造以南北向的褶皱、断裂为主,兼有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切割,地层错落,岩层破碎,地壳活动较强,地震烈度为Ⅷ度。滑坡、崩塌、泥石流较发育。
甘肃省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陇南山地。该地区属西秦岭山地,地势西高东低,海拔 2500 ~4500m,地形强烈切割,水文网发育,相对高差 1000 ~2000m,属中高山地形。岩土体类型以变质岩岩组、碳酸盐岩岩组为主,碎屑岩类和黄土零星分布。年平均降雨量一般为600mm,7 ~ 9 月 3 个月降雨量占全年的 65% ,多暴雨。植被覆盖率达 30% ~ 46% 。属于滑坡、泥石流中等-高-极高发育地区。
5.8.2.3 预警预报效果分析
7 月 20 日对甘肃南部局部、四川中部局部和北部局部等地震重灾区发布了 4 ~ 5 级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7 月 21 ~22 日,地质灾害大量发生,实际发生区在四川东南部和甘肃南部。甘肃南部和中部局部的预报是准确的,四川北部没有报准的原因是实际降雨发生了偏移。20 日预报的暴雨中心是南部局部、四川中部局部和北部局部等地震重灾区,而实际暴雨中心却落在了四川东南部和甘肃南部以及陕西西南部( 图 5.49) 。
5.8.3 2008 年预警预报效果分析
本章选取 2008 年 7 月和 8 月的预报情况进行分析。
5.8.3.1 成功预报情况分析
实际计算时,如果当日仅有 1 个预报区,则按 1 个区计算; 如果有多个预报区,则按实际预报区个数计算,3 级、4 级和 5 级区共同参与计算。采用第 3 章 3.7 节建立的计算公式,计算出 2008 年 7,8 月预报准确率( 表 5.11) 。
图 5.49 7 月 21 日预报降雨、实际降雨与地质灾害点分布对比
表 5.11 2008 年 7,8 月预报准确率
表 5.11 列出 7 月共发布 93 个预报区,有 30 个准确预报区,平均预报准确率为32.26% 。8 月共发布 64 个预报区,有 14 个准确预报区,平均预报准确率为 21.88% 。每日预报准确率的变化从 0 ~100%均有,显示地质灾害发生的准确情况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同时与降雨量的情况有一定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造成预报准确率较低。遇到大范围强降雨出现时,预报准确率会有所提高。
5.8.3.2 空报情况分析
实际计算时,如果当日仅有 1 个空报区,则按 1 个区计算; 如果有多个空报区,则按实际个数计算,三级、四级和五级区共同参与计算。空报率和准确率之和为 1。采用第 3 章 3.7建立的计算公式,计算出 2008 年 7,8 月空报率( 表 5.12) 。
表 5.12 2008 年 7,8 月空报率
根据表 5.12 空报率的计算结果,7 月的平均空报率为 67.74%,8 月的平均空报率为78.12% ,空报率较大,主要是因为预报降雨与实际降雨偏差较大所致。
表 5.13 2008 年 7,8 月漏报率
2008 年 7 月 20 日预报降雨和实际降雨情况可以看出,两个预报 100mm 的地区,其中一个降雨量不到10mm,另一个区中最大降雨量仅为40mm,降雨中心完全偏离预报区域,且降雨中心最大降雨量为 73mm,与预报 100mm 相差 27mm( 图 5.50) 。
图 5.50 7 月 20 日预报雨量与实际雨量对比图
5.8.3.3 漏报情况分析
采用第 3 章 3.7 建立的计算公式,计算出 2008 年 7,8 月漏报率( 表 5.13) 。
根据表 5.13 显示的计算结果,7 月的平均漏报率为 66.87% ,8 月的平均漏报率为86.54% ,漏报率较大,主要是因为地质灾害预报是针对比较大的云团或台风等强对流天气引起的地质灾害的预报准确率较高,而对于局地暴雨等天气情况引发的地质灾害预测较低。
5.8.4 暴雨日数与地质灾害
将汛期( 5 ~9 月) 全国暴雨日数与地质灾害点分布叠加( 图 5.51) 。
显示暴雨日数较大的地区集中分布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湖北东部等地。图 5.52 暴雨日数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灾害点密度较大的区域集中在暴雨日数在 3 ~5 日之间,而在暴雨日数 >10 日的区域地质灾害点密度并不是最大的,即总体上,暴雨日数分布与地质灾害点密度分布对应关系不好。
图 5.51 2008 年 5 ~9 月全国暴雨日数与地质灾害点分布( 台湾省专题资料暂缺)
图 5.52 2008 年 5 ~9 月全国暴雨日数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
5.8.5 强降水过程引发地质灾害分析
2008 年汛期( 5 ~ 9 月) 全国共有 8 次强降水过程,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1) 2008 年 5 月 25 ~31 日强降水过程
2008 年 5 月 25 ~ 31 日,华南大部,特别是广西、贵州、广东局部发生一次强降水过程,过程降水量达 50 ~200mm。在全国多个省份引发了 365 处重大地质灾害。其中: 湖南 206处,广西 32 处,贵州 17 处等( 图 5.53) 。
图 5.53 2008 年 5 月 25 ~31 日强降水过程与地质灾害点分布( 台湾省专题资料暂缺)
从图5.54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灾害点个数统计来看,过程降水量在50~200mm范围内,地质灾害点密度均较大,特别是过程降水量大于200mm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广西东北部、广东中北局部地区,地质灾害点分布更为集中,密度达7.4处/100km2;过程降水量为150~200mm的区域,覆盖了贵州、广西两省(区)交界地区,密度也较大,达2.8处/100km2。从全国统计来看,5月25~31日88.8%的地质灾害点位于累积雨量50~100mm范围内,全国地质灾害点主要是由本次强降水过程引发的。
图5.54 2008年5月25~31日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
(2)2008年6月6~19日强降水过程
2008年6月6~19日,在我国的华南大部,特别是广东、广西、江西等地持续出现强降水过程,过程降水量达200~800mm。全国多个省份596处灾害点。其中:江西147处,广西126处,湖南88处,广东55处,浙江33处,云南23处等(图5.55)。
图5.55 2008年6月6日~19日强降水过程与地质灾害点分布(台湾省专题资料暂缺)
从图5.56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灾害点个数统计来看,过程降水量在200~800mm范围内,地质灾害点分布最多,占全国灾害点总数的70.5%。过程降水量大于800mm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广东的东南局部,为地质灾害不易发地区,没有灾害点出现;过程降水量400~800mm的区域基本覆盖了广东、广西、江西、浙江、安徽等省(区)的山地(地质灾害高发区),地质灾害分布最为广泛,地质灾害点密度为4.6~6.4处/100km2;过程降水量200~400mm的区域覆盖了云南、重庆、湖南等地,地质灾害分布广泛,灾害点密度为6.4处/100km2。可见,本次大范围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受到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控制。
图5.56 2008年6月6~19日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
(3)2008年7月6~10日强降水过程
2008年7月6~10日,华南大部、贵州东部、江南中西部、江汉东部、江淮西部、黄淮中东部、吉林北部等地出现了贯穿南北的强降水过程,全国多个省份共76处重大灾害点,其中:广东13处,湖北13处,安徽9处,广西2处等。
从图5.57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灾害点个数统计来看,随着过程降水量增大,地质灾害点密度明显呈现增多趋势,特别是过程降水量介于100~300mm的区域,地质灾害分布点密度为0.8处/100km2;过程降水量大于300mm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广东的东南局部,为地质灾害不易发地区,没有灾害点出现;过程降水量在0~100mm范围内,也有大量灾害点分布。可见,此次强降水过程分布广泛,除降水中心灾害点个数较多外,在其他降水范围内仍有很多灾害点分布。
图5.57 2008年7月6~10日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
(4)2008年7月20~24日强降水过程
2008年7月20~24日,四川盆地、黄淮、江淮等地普降暴雨到大暴雨,过程雨量50~200mm。在多处引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其中四川50处,湖北29处,湖南26处,陕西7处,重庆6处,贵州6处等。
从图5.58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灾害点个数统计来看,灾害点密度最大的区域过程降水量主要介于100~150mm之间,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湖南等地质灾害多发区,而在过程降水量更大(>200mm)的区域,灾害点密度反倒相对较小,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区域主要位于山东、河南、湖北等省份的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可见山区或者说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灾害发生,主要受到强降水过程的控制,也即只有强降水过程落在地质灾害多发区时,地质灾害才会大量发生。
(5)2008年7月31日至8月2日强降水过程
2008年7月31日至8月2日,安徽、江苏局地出现强降水过程,累计降雨量50~200mm,局地250~530mm。最大降雨中心位于安徽的东北局部(>300mm),无灾害点发生;次级降雨中心位于安徽南部,为灾害多发区,引发灾害10处。
图5.58 2008年7月20~24日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
从图5.59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灾害点个数统计来看,也反映了这一特点,灾害点主要分布在过程降水量100~300mm的区域。在10~100mm覆盖的其他区域,有一些灾害点零星分布。
图5.59 2008年7月31日至8月2日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
(6)2008年8月13~17日强降水过程
2008年8月13~17日,长江中上游、江淮地区等地大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降雨量普遍在50mm以上,湖北南部和东部、湖南西北部、河南东南部、安徽西部等地有100~200mm,部分地区超过200mm。在湖北、湖南、重庆等地引发大量灾害。其中湖南27处,湖北14处,四川12处,贵州6处,陕西3处,重庆2处。
从图5.60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灾害点个数统计来看,灾害点密度最大的区域主要集中落于降水量大于200mm的区域,因为该区域位于湖南西北局部地区,降水强度的大幅度集中[24h降水量湖南桑植(164.4mm)、通道(113.4mm)、平江(108.0mm)破历史同期记录],引发了大量的群发地质灾害。
(7)2008年8月28~29日强降水过程
2008年8月28~29日,湖北、安徽、重庆等地两天累计雨量一般有50~250mm。在湖北引发了7处,重庆引发了4处地质灾害。
从图5.61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灾害点个数统计来看,灾害点主要集中分布在过程降水量大于50mm的区域,该区域主要位于湖北、湖南北部、重庆大部两日累积雨量基本都达到暴雨级别,降雨强度大,地质灾害频发。
图5.60 2008年8月13~17日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
图5.61 2008年8月28~29日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
(8)2008年9月22~27日强降水过程
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省9个县(市)降了大暴雨;北川县连续5d出现暴雨;彭山和新都2个县(市)日降水量突破9月历史极值。地震灾区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频发,重大灾害点达40处(图5.62)。地质灾害点密度最大区域位于100~200mm降水量区域,其次为50~100mm区域。
从图5.63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灾害点个数统计来看,灾害点主要集中分布在过程降水量100~200mm的区域,主要位于四川西部南北延伸地带。
5.8.6 台风暴雨引发地质灾害分析
2008年汛期(5~9月)全国共有6次台风登陆我国大陆,带来了丰富强降水,对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引发作用。
(1)热带风暴“风神”(6月25~29日)
6号热带风暴“风神”6月25日清晨在深圳登陆。受其影响,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等地降大到暴雨,在广东、江西、浙江、广西等省(区)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
从不同降水量分段的灾害点密度来看,过程降水量在50~400mm之间时,灾害点分布较多,特别是100~200mm、300~400mm过程降水量时,灾害点密度分别达到了1.2处/100km2和1.6处/100km2。而降水量大于400mm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东南沿海局部地区,灾害少发(图5.64)。本时段的地质灾害点主要是由于台风带来的集中降水引发的。
图5.62 2008年9月22~27日强降水过程与地质灾害点分布(台湾省专题资料暂缺)
图5.63 2008年9月22~27日降水量分段与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统计
图5.64 热带风暴“风神”(6月25~29日)诱发灾害点分布统计
(2)热带风暴“海鸥”(7月19~20日)
7号热带风暴“海鸥”7月15日下午在菲律宾以东海面上生成。17日在台湾省宜兰县登陆,18日在福建省霞浦县再次登陆。受其影响,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地相继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在广东、福建两省引发了7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小型灾害(图5.65)。
图5.65 热带风暴“海鸥”(7月19~20日)诱发灾害点分布统计
本次降水过程具有降水面积相对集中的特点,过程降水量大于50mm的区域面积较小,灾害点集中分布在过程降水量100~150mm的局部区域。
(3)热带风暴“凤凰”(7月28日至8月2日)
第8号热带风暴“凤凰”于7月25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8日早晨在台湾省花莲登陆,同日22时在福建省福清市再次登陆,登陆时为台风强度(中心附近风力12级)。受其影响,浙江东南部、福建中北部等地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长江口、福建、浙江等地出现8~10级大风,局部达14级。在安徽、福建、广东、江西等省份引发了35处群发型地质灾害。
过程降水量大于300mm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安徽东部与江苏交界地区,属地质灾害不易发区,无灾害点分布。而过程降水量在100~300mm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安徽南部等地质灾害多发区,降水集中,地质背景环境条件脆弱,地质灾害大量发生(图5.66)。
图5.66 热带风暴“凤凰”(7月28日至8月2日)诱发灾害点分布统计
(4)强热带风暴“北冕”(8月7~9日)
强热带风暴“北冕”8月6日傍晚在广东省阳西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并于7日下午在广西东兴市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受其影响,华南大部以及云南普降大到暴雨,局部降大暴雨或特大暴雨,过程最大降水量超过400mm。引发130处地质灾害,其中:四川50处,湖北29处,湖南26处,陕西7处,重庆6处,贵州6处等。
从过程降水量分段的灾害点密度来看,降水量大于200mm的区域分布在广西南部的局部区域,地质灾害低发。而降水量50~100mm的区域分布在云南东部、广西中部、广东中部等灾害多发区,灾害点密度达1.4处/100km2(图5.67)。
图5.67 强热带风暴“北冕”(8月7~9日)诱发灾害点分布统计
(5)强台风“森拉克”(9月14~16日)
强台风“森拉克”于9月14日凌晨在台湾省宜兰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5级(48m/s)。“森拉克”具有发展快、强度强,移动慢、路径异常,正面袭击台湾,影响台湾和东海时间长等特点,降水集中在福建东北沿海、浙江东南沿海局部,无典型的台风引发灾害报告(图5.68)。
图5.68 强台风“森拉克”(9月14~16日)诱发灾害点分布统计
(6)强台风“黑格比”(9月23~27日)
强台风“黑格比”于9月24日晨在广东省电白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5级(48m/s)。“黑格比”带来的强降水过程与强热带风暴“北冕”相似,地质灾害点密度最大的区域过程降水量介于100~200mm之间,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引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图5.69)。
图5.69 强台风“黑格比”(9月23~27日)诱发灾害点分布统计
5.8.7 第一代与第二代区域预警系统应用对比
以2007年7~8月和2008年7~8月空间预报准确率核算,前者约为40%,后者约为27%,但后者预警面积仅为前者的四分之一,大大减少了预警区域,等于减少了防灾相应成本。
采用两套系统以2008年5月1~15日实际预警情况开展了对比分析(表5.14)。
表5.14 2008年汛期第一代与第二代区域预警系统应用对比
结论是,第二代预警系统在继承第一代系统临界雨量判别优势的基础上,突出反映了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在预警准确度、精细度等多个方面有较大改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